学术投稿

关于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的分析研究

胡玮

关键词:急诊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治疗, 抢救治疗, 周围环境, 医疗技术, 医患矛盾, 社会因素, 抢救患者, 急诊治疗, 急诊医学, 急诊护理, 护理模式, 护理对策, 学技术, 急诊科, 中心, 应用, 临床
摘要:随诊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学技术也不断在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理念在急诊医学的不断深入,全国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在急诊护理中得到体现,急诊科是医患矛盾发生的主要成所之一,我们改变了过去一味的抢救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抢救患者与心理护理治疗紧密结合应用急诊的临床,大大提高了急诊治疗和抢救的效果,笔者不才,将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的分析研究如下,愿与同道共享。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与七氟烷在老年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的临床思路构建

    目的:探究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需要进行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气体分析(PH 值、O2分压、CO2分压)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氧分压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辉;杜晓蓉;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和无痛胃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率、患者的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的疾病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动更为明显,但与检查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咳嗽、恶心呕吐和咽喉疼痛等,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无痛胃镜检查具有精确度高,患者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守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A 组患者 Harris 评分情况优于B、C两组,B组优于C组;A、B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明显,但均多于C组;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但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身体条件欠佳的老年或高龄患者应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作者:郭入军;李雷波;房志栋;刘霞;侯宝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通过分组实施不同手术方法来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予以对照组患者开放式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高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检查脑部血肿清除情况,发现46例患者血肿清除情况超过80%,血肿清除在50%-80%的有5例,血肿清除小于50%的有1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6.2%。结论: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时候,分析、观察患者病情,予以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块等特点,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肾盂肾炎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进行优质护理,而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均为良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7)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9)天;实验组合满意度达到92.4%,对照组为86.7%,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中,不但能够增加医患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华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靶点射频联合针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针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05月至2014年10月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T引导靶点射频热凝并“回”字型针刀整体松解治疗作为治疗组,单用靶点射频热凝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四天、术后1月、术后3月VSA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改善情况,于术后三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四天、术后1月,术后3月VSA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射频热凝联合针刀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郁立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析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能够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石开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肠造口患者,所以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其中6例患者发生周围皮肤炎症、3例患者发生造口狭窄、4例患者发生造口旁疝、2例患者发生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另外3例出现其他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得到好转改善。结论:针对肠造口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其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作用。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疗效回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仍然为对症治疗。该病属祖国医学的“子肿,子晕,子痫”等病的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李虹;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七氟烷与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在腹腔镜下行手术,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诱导,对照组50例采用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麻醉,诱导之后两组患者都采用瑞芬太尼静脉泵入方式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的各项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为(7.9±2.4)min,拔管时间为(10.5±2.6)min,对照组苏醒时间为(13.7±3.2)min,拔管时间为(14.7±3.7)min;观察组苏醒及把关时间显著高于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ewand苏醒评分为(5.1±1.9)分,对照组为(4.2±1.4)分,观察组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烷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达到良好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并对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急诊科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用药治疗,总结评价胺碘酮的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不良反应4例,对应治疗后改善。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用药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0例准备分娩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紧张、焦虑情绪,同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8.5±6.4)分,焦虑评分为(7.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产后出血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有3例产后出血和3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3.96。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的是单纯穿孔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共32例,采用的是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治疗后的一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8%、21.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术后复发率要远远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穿孔缝合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之处,因此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并及早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伟东;常继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积极拓展护理专业学生国际就业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储备高端护理人才--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生赴日留学就业项目为例

    日本从1970年开始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在医疗和养老领域,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和介护士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重视。为此,日本政府除了积极地对护士和介护人才的供求进行评估的同时,也正在采取包括引进海外人才在内的多种解决对策或缓和对策。我国也已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样大量需求医疗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更需要具有国际先进医护经验和理念的护理人才。日本先我们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问题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因此,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思想,积极探索护生赴日留学就业途径是符合国家人民的长远利益的。

    作者:李扶昆;高燕;郑佳;周谧;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8月之间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0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53例。参比组患者按护理规程执行一般操作;研究组患者则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及方法等开展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病情改善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短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永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明确急性百草枯中毒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我院常规体检病人30例,对中毒组以入院14天为存活标准,分别于第1、3、7、14天采集患者肝肾功能指标Cr、SUN、UA、ALT、AST,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毒组在1、3、7、14天分别死亡11、9、2人,存活组Cr、SUN、UA、ALT、AST随日期而逐渐升高,升高数值较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中毒组各天书与对照组比较Cr、BUN、UA、AST、AL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毒组中第1天至第7天Cr、BUN、UA、AST、ALT 均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 Cr、BUN、UA、AST、ALT水平逐渐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且损伤程度与中毒进行性程度有关。

    作者:李海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中耳炎患者68例(96耳)进行本次研究,将其依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罗红霉素与氨溴索口服联合鼓膜按摩、捏鼻闭口呼气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50耳,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46耳,治疗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疗效显著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无损伤,具有显著疗效,易于患者接受,尤其适合儿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5例(细节管理下实施整体护理)两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针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对策。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理人员相关疾病知识认识度不足以及患者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应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良,在细节管理下实施整体护理。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必须要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工作,并且针对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良,在细节管理下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景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