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压迫在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CSP人流时出血,用气囊导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压迫子宫切口,术后24~48 h取出。根据术后取出导尿管是否有再次阴道出血评定疗效。结果: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止血,无再次阴道出血。结论:在迫切需要保全子宫且无条件其他方法治疗的医院,使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CSP 人流时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为进一步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白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普罗帕酮治疗以及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较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优(P<0.05);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联合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家属对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ADL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小骨窗显微手术较保守治疗效果更显著,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镇江;庄永辉;戴成国;王安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5例小儿疝气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3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儿应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也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毛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被列为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对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的疏通阻塞血管,及时抢救缺血半暗带,因此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应尽可能在时间窗内优先考虑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传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在溶栓时间窗内以静脉注射r-pt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早已被应用于实践。但由于其具有时间窗短、溶栓时间相对较长的特点,实际医疗过程中通过该方法获益的患者很少(<3%),而在近几年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越来越被证实可明确获益,其特点是缩短了溶栓过程,延长了治疗时间窗,因此机械取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治疗实践[1]。
作者:李季;代明星;涂美;谢福;张思捷;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1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51例患者中显效人数20例,有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92.15%。51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例,不良反应率为6%。本次研究中稽留流产患者流血量在45.9±20.8ml,出血量比较少。结论: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其安全性比较高,能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究。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大于35岁)与观察组(小于35岁)。对两组患者均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为团块型乳腺癌,且观察组团块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的前后径以及纵横径比值等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血流特点方面,观察组患者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分级、RI以及Vmax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可获得典型的影响特征及血流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铁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骨科围手术期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方式。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82.9±7.5分;对照组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70.2±6.6分。比较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总体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并且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加快关节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在评估食管胸上段癌T分期及切除率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21例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术前患者常规行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判断肿瘤T分期及是否可切除,对比术中实际T分期及外侵情况,分析术前判断与术中实际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活动度好的患者中仅2例术中发现外侵,判断准确率为98.7%,活动度一般患者中有9例发生外侵,判断准确率为85.2%,活动度差的5例患者术中均发现外侵,准确率100%,总体判断准确率为95%。术前判断可根治性切除患者中共11例患者出现外侵,9例为侵犯气管。结论: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可准确判断食管胸上段癌的可切除率,是CT等检查的有益补充,但在判断病变与气管关系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曹建伟;耿明飞;朱东山;黄晓宇;周福有;胡崇明;李剑;付东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中抽选6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取石术、30例研究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评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3.3%(28/30),对照组清除率为73.3%(22/30),两组清除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作用突出,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苏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项)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社区管理模式下苯磺酸氨氧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2014年5月到2016年2月轻中度高血压病人88例,随机将轻中度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人,观察组病人使用的治疗药物是苯磺酸氨氧地平,对照组使用的治疗药物是苯肖地平,并且将观察在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经过治疗后,没有治疗效果的差异,其中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比对照组病人低(P<0.05),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氧地平对于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安全性极好,并发症少,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叶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属于是一类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疾病类型中主要以乙型和丙型病毒肝炎为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等特点。我国是乙型病毒肝炎大国,患者发病后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治疗时依从性较差,预后较差。健康教育属于整体护理内容,该护理方法主要以文字叙述、口头指导为主临床路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根据每天护理计划标准,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路线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将以病毒性肝炎为起点,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形式,研究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灿琼;阚强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病人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开展深静脉血栓预防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具有视听兼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等优点,微课成为神经外科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但能节省人力成本、扩大教育覆盖面,还能增强实际教育效果、提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薛雷;张海红;曹剑梅;蒋继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小板减少输血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进行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参比组41例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结论: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臧敏;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阶段,供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水厂处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随机抽取了五个不同的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调查和监测,以便选用更为优质的水源以及处理工艺,将水中的有机污染去除,以便为水质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田维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鼽(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创的“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口服抗过敏药及鼻部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治愈24例,好转3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54例,治愈17例,好转22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72.22%。结论:“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彩凤;孙永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因病因病理复杂,诊断、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治难度大,术后易复发。我院肛肠外科从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87例,行切开挂线术后采用连参洗剂熏洗坐浴,结果全部临床治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