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彩凤;孙永东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病历资料,统计风险事件发生率,探究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控对策。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的风险事件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因素占62.50%、患者自身因素占18.75%、药物与医疗器械因素占12.50%,其他因素占6.2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较多,应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尽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何天恂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检查脑部血肿清除情况,发现46例患者血肿清除情况超过80%,血肿清除在50%-80%的有5例,血肿清除小于50%的有1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6.2%。结论: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时候,分析、观察患者病情,予以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块等特点,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的干预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到2016年4月我院门诊接收的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150例孕妇,对照组给予常规系统产前检查和产前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孕期体重管理。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前体重增幅与分娩前BMI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是2.67%,巨大儿发生率是4.67%,对照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是7.33%,巨大儿发生率是13.33%,研究组低体重儿与巨大儿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胎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巨大儿与低体重儿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何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0例眼科患者,其中有354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日间手术,有846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常规手术,探讨我院对这些患者的混合管理办法。结果:日间手术模式的引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提高了全院床位的使用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基本达到满分。结论: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优质化、岗位设置合理化的混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实施。
作者:秦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学生主体理念下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医学教学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予以看待,注重培养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文重点从引入PBL教学法、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以及注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层面探讨学生主体理念下职业院校医学教学。
作者:邓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牙列稀疏患者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50例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资料,均为牙列稀疏患者,通过口内检查及X线片检查,掌握患者口腔内牙列稀疏的具体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法,按照实际病况调整整修修复方案,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预案。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修复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类,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5)。结果:牙列稀疏主要以大小不一、间隙过大、排列错位等为主要表现,影响了口腔部位的整齐与美观,经过正畸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康复。本次50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丁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4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手术,观察组施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时间、术后可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数据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在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袁兵权;魏丽芬;李春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数据相差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韫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D MF )临床病例胃损害情况追踪观察,以评估进展或预后。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胃镜、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胃泌素检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急性DMF中毒后血清胃泌素降低,HP感染率升高,部分病例病理表现为化生。结论:急性D MF中毒比正常群体更易发生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癌的风险性增加。H P 感染可能是急性D MF 中毒患者消化道损害的又一发病原因。
作者:杨威;王鸿东;牟海滨;孙延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压迫在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CSP人流时出血,用气囊导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压迫子宫切口,术后24~48 h取出。根据术后取出导尿管是否有再次阴道出血评定疗效。结果: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止血,无再次阴道出血。结论:在迫切需要保全子宫且无条件其他方法治疗的医院,使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CSP 人流时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为进一步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白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术结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能自行排痰患者38例,44例患者情绪明显缓解,疼痛情况明显有28例,护理满意度为9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中能自行排痰患者26例,27例患者情绪明显缓解,疼痛情况明显有18例,护理满意度为68%均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吧,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战英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乙组的总有效率为88.9%,88.9%>66.7%,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1%,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义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诊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学技术也不断在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理念在急诊医学的不断深入,全国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在急诊护理中得到体现,急诊科是医患矛盾发生的主要成所之一,我们改变了过去一味的抢救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抢救患者与心理护理治疗紧密结合应用急诊的临床,大大提高了急诊治疗和抢救的效果,笔者不才,将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的分析研究如下,愿与同道共享。
作者:胡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家属对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狠疮性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1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3例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均予以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狠疮性肾炎的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100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人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比较两组敷料更换次数、敷料更换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少,敷料更换时间短,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160例患有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跟进治疗观察3个月,160例患者治愈145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0例(P<0.05)。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慈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注射儿童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静脉注射成功率,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并使用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调查儿童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穿刺率观察组组较对照组组提高了30%,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数据评分分别为(1.28±0.13)分、(2.15±0.23)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注射过程中,加入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小儿减少痛苦和恐惧,提高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应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达一个月以上并好转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历276份。其中单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动脉硬化指数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动脉硬化指数,而且可提高其临床疗效,适合推广。
作者:韦永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在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B组同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9.24±8.35%)、左室舒张末内径(52.92±4.35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82±5.29 mm)均优于A组(56.46±8.22%,47.52±4.78 mm,34.45±4.85 mm)(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VS 9.38%)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复发住院发生率(6.25%)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娟;李艳朔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