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丁舒

关键词:正畸治疗, 牙列稀疏, 修复,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牙列稀疏患者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50例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资料,均为牙列稀疏患者,通过口内检查及X线片检查,掌握患者口腔内牙列稀疏的具体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法,按照实际病况调整整修修复方案,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预案。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修复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类,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5)。结果:牙列稀疏主要以大小不一、间隙过大、排列错位等为主要表现,影响了口腔部位的整齐与美观,经过正畸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康复。本次50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0例眼科患者,其中有354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日间手术,有846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常规手术,探讨我院对这些患者的混合管理办法。结果:日间手术模式的引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提高了全院床位的使用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基本达到满分。结论: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优质化、岗位设置合理化的混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实施。

    作者:秦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评估情况、治疗药物以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入院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2例(1.27%),心功能Ⅱ级18例(11.39%),心功能Ⅲ级93例(58.86%),心功能Ⅳ级45例(28.48%),主要以Ⅲ、Ⅳ级为主;158例患者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以及其他疾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96.08%)、利尿剂(71.52%)、洋地黄类(56.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4.94%)、β受体阻滞剂(22.15%)、醛固酮拮抗剂(20.89%)、钙通道阻滞剂(16.46%)、多巴胺类(5.7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0.63%);16例患者死亡,10例泵衰竭、3例猝死、1例脑梗死、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无患者出现死因不明的情况。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括冠心病、高心病为主要病因,治疗需缩小临床与指南的差距,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并对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急诊科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用药治疗,总结评价胺碘酮的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不良反应4例,对应治疗后改善。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用药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慢病建档管理后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慢性病人进行建档管理后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意义。方法:对社区慢性病建档管理前后,分别发放了250份和300份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通过了解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析护患关系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慢性病患者建档管理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P<0.05)。结论:社区的慢病患者建档管理后,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护士的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的发病。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已被确诊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合并症和辨证分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可见,老年糖尿病一共可分为四种类型,表现为:阴阳两虚型人数<湿热困脾型人数<阴虚热盛型人数<气阴两虚型人数;合并症以脑血管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为主,除此之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低血糖为少数。(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观察可以发现:老年糖尿病阴阳两虚型患者少,气阴两虚型患者多;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4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有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4%,治疗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昌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3例患者,乙组44例患者,甲组采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乙组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甲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9.3%,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4.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优势显著,用药安全性比较高,并发症比较少,整体效果优于催产素,患者对其满意度很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兴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其血糖、血脂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礼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对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 角变化进行观察,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BI评分高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率88.0%与对照组64.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BI 评分显著上升,后凸Cobb 角和VAS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34.1±4.2)mm、(92.86±9.88)分、(5.1±1.3)°、(1.86±0.32)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利用骨水泥填充物对椎体进行强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在相对较短的治疗周期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留志;曹景雷;喻溪;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胰岛素注射技术进展及相关护理问题分析

    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进展及相关护理问题。方法:结合胰岛素常用注射技术,分析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胰岛素注射奠定基础。结果:临床给予胰岛素注射技术针对性的护理,明显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水平,改善临床临床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血糖控制率。结论:分析胰岛素不同注射技术的护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保证了胰岛素的治疗疗效。

    作者:汤琦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DCA 循环在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门诊输液室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将PDCA 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具体运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结论:PDCA 循环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质量。

    作者:丽娜;叶泽君;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温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对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比两组体温变化与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36.21±0.67℃)、关腹时体温(36.30±0.52℃)、术毕体温(36.43±0.42℃)均高于对照组(34.42±0.59℃,34.62±0.86℃,35.35±0.45℃)(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7.89%,13.16%)低于对照组(42.11%,36.84%)(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7.25±5.45 min)、麻醉清醒时间(46.92±6.28 min)、出室时间时间(45.78±6.69 min)均短于对照组(22.67±5.93 min,73.88±9.72 min,73.67±8.75 min)(P<0.05)。结论:实施保温护理能够保持体温稳定,减轻手术应激,促进麻醉复苏。

    作者:李艳朔;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慢性乙肝合并心理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和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35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及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多索茶碱、氨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氨茶碱疗法对照组,多索茶碱疗法实验组,评定预后的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得以好转者38例,占比95.0%,和72.5%的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多索茶碱疗法作用突出,可缓解症状,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袁兴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肠造口患者,所以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其中6例患者发生周围皮肤炎症、3例患者发生造口狭窄、4例患者发生造口旁疝、2例患者发生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另外3例出现其他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得到好转改善。结论:针对肠造口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其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作用。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某医院骨质疏松科病房腕带佩带依从性差的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趋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腕带是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使用准确而可靠的方法进行身份标记以方便识别的途径。但是目前,腕带佩带依从性比较差,本文笔者对腕带佩带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门诊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支原体抗体分为a、b、c三组,a组支原体抗体阳性,b 组支原体抗体阴性,c未查支原体抗体,所有患儿均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1.67%,b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12%,c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100%,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门诊无法及时检查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抗体时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具有可靠性。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的肝癌介入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睡眠障碍、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局部出血、压疮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术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佩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咨询对怀孕早期情绪抑郁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对怀孕早期情绪抑郁孕妇进行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并接受保胎治疗的孕早期先兆流产且抑郁孕妇10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后者给予心理咨询干预,比较两组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评分值均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怀孕早期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咨询干预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帮助其调节心态,保障母婴健康,效果理想。

    作者:龙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大量出血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预防出血及并发大量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93例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引起的2例直肠大量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患者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止血药,少量出血自行停止。2例大量出血患者,先给予静脉滴注、局部灌注止血药及使用直肠填塞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后改行肛门镜直视下直肠粘膜缝扎止血,直肠出血停止。结论:目前经直肠超声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直肠大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术前、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尤为必要。经肛门镜直视下直肠出血点缝扎止血简单、可靠。

    作者:顾增华;郑春林;仇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