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观察

王世立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中医辨证, 分型, 合并症,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的发病。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已被确诊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合并症和辨证分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可见,老年糖尿病一共可分为四种类型,表现为:阴阳两虚型人数<湿热困脾型人数<阴虚热盛型人数<气阴两虚型人数;合并症以脑血管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为主,除此之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低血糖为少数。(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观察可以发现:老年糖尿病阴阳两虚型患者少,气阴两虚型患者多;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性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究。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大于35岁)与观察组(小于35岁)。对两组患者均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为团块型乳腺癌,且观察组团块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的前后径以及纵横径比值等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血流特点方面,观察组患者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分级、RI以及Vmax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可获得典型的影响特征及血流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铁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的肝癌介入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睡眠障碍、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局部出血、压疮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术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佩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比较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脑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7.22%,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脑活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靖;陈德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以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展开研究分析,统计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比实施护理对策前后的效果。结果:护士自身因素比例为85.0%;医患双方因素比例为10.0%,其他因素比例为5.0%,经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后,投诉率、差错率、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等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之后,病房投诉率、差错率、风险发生率均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保障了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胜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手术患者20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并探究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00例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者15例,占比7.5%。通过对15例切口感染患者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是否存在参观人员、急诊手术等是主要因素。结论:针对手术室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和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患者吸纯氧40min,一共2次,中间进行吸空气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2天。结果:30例患者经过高压氧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年龄越小,越早治疗,治疗次数越多,疗效越显著。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能让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宇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新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佳途径。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3.5±5.3)min,且出院时切口愈合均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时间(8.1±1.2)d。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1.5%。结论:当前手术治疗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佳临床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应该充分的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切口,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常继业;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治疗的85例妇科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参比组42例患者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成效差异。结果:参比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中予以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陶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静脉尿激酶溶栓临床疗效观察。方法:AMI 并发呼吸心跳骤停CPR 成功患者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例,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给予尿激酶150万U,30分内静脉注射;对照组6例,在心肺复苏后予除静脉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例数,24小时存活例数和出院存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A 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作者:饶廷斌;李红尧;黄国锐;贾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教结合促内涵,精细管理提质量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医教结合方法在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对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症状及焦虑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都比入院时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CL-90总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医教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能够显著改善。

    作者:逯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4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头痛头晕、易疲劳、记忆减退等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武晓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分别给予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子宫捆绑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孕期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宣教)各45例,对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48.4%,P<0.05),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样高于对照组(91.1%>82.2%,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更好的保障了母婴健康,提高了孕妇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核心探索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开胸术的80例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剂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蓉;郑辉;李冰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高血压加强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高血压加强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循证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 FPG (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SBP(收缩压)及DBP(舒张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FPG、2Hpg、SBP 及DB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其血糖及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康江红;王桂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机制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地1000名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n=500)和对照组(n=500),其中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前的资料为对照组,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后的资料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际控制成效。结果:研究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59,P<0.05)。结论:在农村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合理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慢性病控制整体工作水平,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保障。

    作者:李继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78例在我院分娩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予以无保护会阴接生和常规助产接生方式进行分娩,对两组母婴结局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分娩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6%,会阴侧切率为5.2%,产后出血率为2.6%,会阴Ⅱ度及以上裂伤率为10.4%,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为(67.2±5.4)min,住院时间为(4.2±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234.6±84.3)ml,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7±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能够降低患者会阴侧切率,能够改善母婴结局,更有利于产妇分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徐兴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衫醇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毒副反应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衫醇进行化疗,观察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58例(77.33%)、胃肠道反应37例(49.33%)、感觉障碍54例(72.00%)、肌肉关节痛41例(54.67%)、脱发71例(94.67%)。结论:紫衫醇在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严重的毒副反应较少,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毒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保秀;严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