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宇宏

关键词:高压氧, 脑外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高压氧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和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患者吸纯氧40min,一共2次,中间进行吸空气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2天。结果:30例患者经过高压氧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年龄越小,越早治疗,治疗次数越多,疗效越显著。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能让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徐兴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40例,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5.00%,观察组产妇恶露量(4.02±0.54)ml、子宫底高度(7.13±1.15)cm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尽快康复。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DCA 循环在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门诊输液室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将PDCA 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具体运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结论:PDCA 循环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新护士带教质量。

    作者:丽娜;叶泽君;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将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教学之中,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从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相继出现。将现代人体解剖学与影像学进行巧妙的结合,构建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数字化人体模型和三维模型。并且为了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将所获取的影响与实物断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于该种方法使得影响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醒目,对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得解剖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观察2010年9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571例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81例患者取石成功78例,一次取石成功71例,双通道取石共6例,2次手术4例,3次手术3例,平均住院时间(8.14±2.14)d,平均手术时间(92.33±23.47)min。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可靠,创伤程度低,取石成功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析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和实施策略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我中心在2015年8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前(2015年1月-2015年7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后(2015年8月-2016年1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所有人员疾病发生情况、以及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发生率为7.0%,对照组疾病发生率为19.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1例,对照组仍为45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13.0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1±0.4)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9±1.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水平平均为(87.4±5.2)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平均为(133.6±4.8)mmHg,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能够就诊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潘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医院头颈部肿瘤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护士长通过巡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警示,高年资护士发挥自身能动性,调整护理计划,观察组执行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以《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等量表评价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制定风险等级管理制度,每2周评价1次,建立提示卡挂在床头,护士长督促落实。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障碍、并发症合计率、意外伤害、护理不良事件合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确实可降低头颈肿瘤外科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

    作者:胡海琴;黄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剖宫术后母乳喂养中术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医院剖宫产孕妇126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的63例被划入对照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6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包括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以及乳头皲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1~3天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哺乳期乳房胀痛、乳头皲裂发生率,观察组乳房胀痛1.59%(1/63)低于对照组19.05%(12/63),观察组乳头皲裂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5.87%(10/6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护理敢于的引入,可使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且在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等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可将该干预方法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田汶;汪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为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术后6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为22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3%(43/53)。同时,53例患者治疗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在胫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情况比较满意,建议在胫骨中段骨折中广泛应用。

    作者:袁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导尿管球囊在切口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压迫在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CSP人流时出血,用气囊导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压迫子宫切口,术后24~48 h取出。根据术后取出导尿管是否有再次阴道出血评定疗效。结果: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止血,无再次阴道出血。结论:在迫切需要保全子宫且无条件其他方法治疗的医院,使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CSP 人流时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为进一步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白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及时观察病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62例经治疗护理后治愈出院,4例转院,2例再次复发入院,均无并发症。结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临床疾病,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玲丽;王秀芬;徐利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015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24例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满意人数15例,满意率为65.2%,乙组的满意人数21例,满意率为87.5%,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其效果明显,能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提升儿童接受困难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凤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与未剔除肌瘤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并对比行剖宫产剔除肌瘤与未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行剖宫产剔除肌瘤)与对照组(单独行剖宫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12±0.31)天、手术用时(87.23±19.87)min、术中出血量(199±80)ml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尽可能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针对视野不清等情况,应暂缓剔除。

    作者:朱中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A 组患者 Harris 评分情况优于B、C两组,B组优于C组;A、B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明显,但均多于C组;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但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身体条件欠佳的老年或高龄患者应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作者:郭入军;李雷波;房志栋;刘霞;侯宝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常形成限制性粘连,特别是对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粘连发生率高且疗效差。术后早期功能活动能够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口愈合和增加抗感染能力,同时维持修复组织的稳定性和防止肌腱粘连。延续护理这一新的护理实践模式,为患者提供了由医院返回家庭、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过渡期照顾,能有效地协助患者安全、及时地从急性期向康复期过渡因此我科专职护士尝试采取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发送健康教育信息,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娟娟;刘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1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51例患者中显效人数20例,有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92.15%。51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例,不良反应率为6%。本次研究中稽留流产患者流血量在45.9±20.8ml,出血量比较少。结论: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其安全性比较高,能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选8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管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评估有效率为45.0%,对照组为85.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5±0.8)mmol/L,观察组为(6.3±0.5)mmol/L,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为(12.7±1.8)mmol/L,观察组为(10.6±1.2)mmol/L,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7.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替身给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能够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蔡宗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59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状况,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0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22例,生活质量差的27例,评价有效率为54.2%,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1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35例,生活质量差的13例,评价有效率为78.0%,护理后明显好于护理前。患者治疗后CobbS角为(5.7±2.1)度,治疗前为(25.4±5.8)度;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为(94.3±5.8)mm,治疗前椎体高度为(43.6±11.2)mm,患者治疗后状况也明显好于治疗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潘涛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