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彭玲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 难治性, 子宫按摩,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分别给予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子宫捆绑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原体肺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支原体肺炎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3%,对照组为5.6%,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400例,护理人员在对孕妇的入院前、入院时、分娩时、新生儿护理时、出院后等各个阶段均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护理活动中。研究分析孕妇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文关怀护理的评价和产科护理质量。结果:400例孕妇在接受调查时,均从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护理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尊重与关怀,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评价较高。结论:在产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既能够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又提升了孕妇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应当予以广泛推行应用。

    作者:郑广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6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后腹腔镜肾切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针对性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程雨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治疗的患儿,将10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5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两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程度以及患儿出现的生长健康问题、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程度均比对照组低,且患儿出现的生长健康问题、疾病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手术60例患者资料;按照分组法进行随机分配,每组30例。观察组手术前使用头孢呋辛1.5-3.0g,时间为术前30min素,静脉滴注;若手术时间≥3h,手术中需增加使用1次抗生素;手术后24h内,追加头孢呋辛1.5-3.0g,二次静脉滴注;对照组手术前、手术中未使用抗生素,术后使用1.5-3.0g 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5d。于术后30d内观察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对比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其它并发症,对照组2例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症状为疼痛、脓肿、裂开等;两组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可抑制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练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产科急诊切除子宫的常见原因,探讨能够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产科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26例患者行急诊子宫切除的具体原因,对能够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因发生产后出血切除子宫,导致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具体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宫缩乏力所占比例大,与其他因素所占比例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中因胎盘因素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多于因其他因素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P<0.05)。结论:导致产科急诊患者切除子宫的原因较多,由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为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导致产科急诊患者子宫切除相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不断探索可以减少或避免切除子宫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5例小儿疝气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3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儿应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也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毛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及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多索茶碱、氨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氨茶碱疗法对照组,多索茶碱疗法实验组,评定预后的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得以好转者38例,占比95.0%,和72.5%的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多索茶碱疗法作用突出,可缓解症状,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袁兴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新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佳途径。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3.5±5.3)min,且出院时切口愈合均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时间(8.1±1.2)d。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1.5%。结论:当前手术治疗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佳临床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应该充分的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切口,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常继业;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议多发性硬化的康复治疗

    多发性硬化是目前神经疾病当中的常见病,患者会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多发性硬化患者仍然需要有效、系统的康复治疗。

    作者:潘虹;王超兰;戴方骏;章代亮;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患者30例,A组给予3μg/(kg·h)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给予0.3μg/(kg·h),C组给予0.43μg/(kg·h),D组给予0.6μg/(kg· h),对四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C、D两组在T0、T1、T2、T3、T4这几个时间点的 MAP、HR 和B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B、C、D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优于A 组。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各不相同,其中0.6μg/(kg·h)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好。

    作者:珠娜;郝在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治疗的85例妇科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参比组42例患者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成效差异。结果:参比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中予以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陶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丙泊酚与七氟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代谢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的9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与七氟醚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下脑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组较丙泊酚组相比,SjvO2水平较高,Da-jvO2、CERO2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在小儿维持麻醉中均会对脑代谢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后者较前者相比更加稳定。

    作者:汪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0例准备分娩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紧张、焦虑情绪,同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8.5±6.4)分,焦虑评分为(7.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产后出血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有3例产后出血和3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3.96。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015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24例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满意人数15例,满意率为65.2%,乙组的满意人数21例,满意率为87.5%,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其效果明显,能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提升儿童接受困难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凤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选择15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75例。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情况。结果:乙组出血率、分娩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舜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抽选98例神经损伤患者,将患者平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23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的24例,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的18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31.58±3.94)m/s,尺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55.79±5.8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40.25±5.13)m/s,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欧阳业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骨科围手术期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方式。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82.9±7.5分;对照组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70.2±6.6分。比较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总体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并且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加快关节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心律平)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普罗帕酮治疗以及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较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优(P<0.05);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联合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