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多发性硬化的康复治疗

潘虹;王超兰;戴方骏;章代亮;金荣疆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康复, 综述
摘要:多发性硬化是目前神经疾病当中的常见病,患者会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多发性硬化患者仍然需要有效、系统的康复治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挂线术配合连参洗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因病因病理复杂,诊断、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治难度大,术后易复发。我院肛肠外科从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87例,行切开挂线术后采用连参洗剂熏洗坐浴,结果全部临床治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析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应激障碍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相差较大,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激障碍患者针对性护理更有助于帮助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的恢复,其有效率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5例小儿疝气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3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儿应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也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毛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物对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160例患有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跟进治疗观察3个月,160例患者治愈145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0例(P<0.05)。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慈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26例)与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26例)其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多个因素做单因素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淡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空腹血糖、血糖控制情况、合并血管病变以及合并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空腹血糖、血糖控制情况、合并下肢血管以及神经病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相应的实施护理对策,进行正确的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究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乙组的总有效率为88.9%,88.9%>66.7%,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1%,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义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选择15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75例。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情况。结果:乙组出血率、分娩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舜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析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社区采取新型妇幼保健服务模式,统计两年当中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指标的结果以后,与实施新型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之前的工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采取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以后,其相关工作指标结果均明显提高,与实施之前的工作指标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新型的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可以使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可以在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梅红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监护室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 失禁性皮炎(IAD)的应用,总结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护理人员的IAD预防意识,希望能为IAD的临床护理提高一个参考。

    作者:吴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我院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予以血液净化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维护留置导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模式维护。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是6.1%,对照组是30.6%,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对维护留置导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手术60例患者资料;按照分组法进行随机分配,每组30例。观察组手术前使用头孢呋辛1.5-3.0g,时间为术前30min素,静脉滴注;若手术时间≥3h,手术中需增加使用1次抗生素;手术后24h内,追加头孢呋辛1.5-3.0g,二次静脉滴注;对照组手术前、手术中未使用抗生素,术后使用1.5-3.0g 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5d。于术后30d内观察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对比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其它并发症,对照组2例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症状为疼痛、脓肿、裂开等;两组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可抑制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练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孕期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宣教)各45例,对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48.4%,P<0.05),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样高于对照组(91.1%>82.2%,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更好的保障了母婴健康,提高了孕妇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A 组患者 Harris 评分情况优于B、C两组,B组优于C组;A、B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明显,但均多于C组;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但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身体条件欠佳的老年或高龄患者应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作者:郭入军;李雷波;房志栋;刘霞;侯宝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科宫颈癌患者10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宫颈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压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蒋清华;何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项)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中抽选6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取石术、30例研究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评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3.3%(28/30),对照组清除率为73.3%(22/30),两组清除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作用突出,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苏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丙泊酚与七氟烷在老年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的临床思路构建

    目的:探究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需要进行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气体分析(PH 值、O2分压、CO2分压)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氧分压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辉;杜晓蓉;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阻内排调节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鼽(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创的“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口服抗过敏药及鼻部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治愈24例,好转3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54例,治愈17例,好转22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72.22%。结论:“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彩凤;孙永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不同水源水与处理工艺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现阶段,供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水厂处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随机抽取了五个不同的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调查和监测,以便选用更为优质的水源以及处理工艺,将水中的有机污染去除,以便为水质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田维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13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30例患者中,19例显效,10例有效,总有效率96.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1例,占3.33%。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乏力2例,恶心呕吐1例,占6.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治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