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红艳

关键词:细节护理模式, 血液净化, 深静脉留置导管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我院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予以血液净化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维护留置导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模式维护。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是6.1%,对照组是30.6%,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对维护留置导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是72%;总有效率是92%,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是48%,总有效率,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较好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剖宫术后母乳喂养中术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医院剖宫产孕妇126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的63例被划入对照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6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包括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以及乳头皲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1~3天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哺乳期乳房胀痛、乳头皲裂发生率,观察组乳房胀痛1.59%(1/63)低于对照组19.05%(12/63),观察组乳头皲裂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5.87%(10/6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护理敢于的引入,可使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且在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等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可将该干预方法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田汶;汪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对患者血清v WF、MCP-1、BDNF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对患者血清vWF、MCP-1、BDNF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取健康者50例作为比较参考对象。对三组人员的血清vWF、MCP-1、BDNF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vWF、MCP-1水平均要高于健康组(P<0.05),BDNF水平则低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vWF、MCP-1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病情,并改善血清vWF、MCP-1、BDNF水平,促使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锦龙;董进宇;赵静;姚俊英;程海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及护理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多,多发性创伤也随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严重多发伤的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相互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诊断困难,易漏诊,重点阐述了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作者:叶凤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数据相差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韫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分别给予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子宫捆绑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90例,采用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照不同得分进行等级分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难度评分系统评分,将患者根据难度大、中、小分为三组,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患者手术时间≤100min人数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手术难度评分越高,手术难度越高。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高,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郭海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13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30例患者中,19例显效,10例有效,总有效率96.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1例,占3.33%。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乏力2例,恶心呕吐1例,占6.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治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0例眼科患者,其中有354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日间手术,有846例患者进行的是眼科常规手术,探讨我院对这些患者的混合管理办法。结果:日间手术模式的引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提高了全院床位的使用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基本达到满分。结论: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优质化、岗位设置合理化的混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实施。

    作者:秦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将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教学之中,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从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相继出现。将现代人体解剖学与影像学进行巧妙的结合,构建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数字化人体模型和三维模型。并且为了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将所获取的影响与实物断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于该种方法使得影响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醒目,对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得解剖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家属对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胃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D MF )临床病例胃损害情况追踪观察,以评估进展或预后。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胃镜、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胃泌素检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急性DMF中毒后血清胃泌素降低,HP感染率升高,部分病例病理表现为化生。结论:急性D MF中毒比正常群体更易发生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癌的风险性增加。H P 感染可能是急性D MF 中毒患者消化道损害的又一发病原因。

    作者:杨威;王鸿东;牟海滨;孙延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和实施策略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我中心在2015年8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前(2015年1月-2015年7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后(2015年8月-2016年1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所有人员疾病发生情况、以及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发生率为7.0%,对照组疾病发生率为19.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1例,对照组仍为45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13.0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1±0.4)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9±1.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水平平均为(87.4±5.2)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平均为(133.6±4.8)mmHg,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能够就诊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潘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氧化雾化吸入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祛痰、消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手段。雾化吸入的操作简便、药物直达病灶使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雾化吸入疗法的药液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效果明显。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激素,患者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的发挥,已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

    作者:范莉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亲情快乐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015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24例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满意人数15例,满意率为65.2%,乙组的满意人数21例,满意率为87.5%,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其效果明显,能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提升儿童接受困难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凤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达一个月以上并好转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历276份。其中单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动脉硬化指数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动脉硬化指数,而且可提高其临床疗效,适合推广。

    作者:韦永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对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收集分析实验法,对2016年3月~2016年4月筛选出的1626例中药饮片处方,根据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中的用药次数、药物属性、处方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次数多的为当归、甘草、金银花、太子参、白术等,处方分布多科室为内科与妇科,其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对当前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临床应用研究效果显著,发现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晓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骨科围手术期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方式。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82.9±7.5分;对照组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70.2±6.6分。比较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总体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并且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加快关节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注射儿童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静脉注射成功率,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并使用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调查儿童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穿刺率观察组组较对照组组提高了30%,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数据评分分别为(1.28±0.13)分、(2.15±0.23)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注射过程中,加入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小儿减少痛苦和恐惧,提高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应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高血压加强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高血压加强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循证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 FPG (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SBP(收缩压)及DBP(舒张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FPG、2Hpg、SBP 及DB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加强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其血糖及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康江红;王桂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