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徐海燕

关键词: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评估情况、治疗药物以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入院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2例(1.27%),心功能Ⅱ级18例(11.39%),心功能Ⅲ级93例(58.86%),心功能Ⅳ级45例(28.48%),主要以Ⅲ、Ⅳ级为主;158例患者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以及其他疾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96.08%)、利尿剂(71.52%)、洋地黄类(56.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4.94%)、β受体阻滞剂(22.15%)、醛固酮拮抗剂(20.89%)、钙通道阻滞剂(16.46%)、多巴胺类(5.7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0.63%);16例患者死亡,10例泵衰竭、3例猝死、1例脑梗死、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无患者出现死因不明的情况。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括冠心病、高心病为主要病因,治疗需缩小临床与指南的差距,有效降低死亡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输液接头在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接头在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行PICC穿刺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输液,对照组使用肝素帽接头连接输液,比较两组患儿PICC的堵管率。结果:试验组堵管率为0,对照组堵管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 中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能降低PICC的堵管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荣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治疗的85例妇科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参比组42例患者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成效差异。结果:参比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中予以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陶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车祸伤患者现场急救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车祸伤患者现场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出诊救治的595例交通事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现场急救与护效果。结果:595例患者中,有590例患者安全入院,成功抢救率为99.16%,有5例患者在入院途中死亡,死亡率为0.84%。结论:科学有效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能够将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降低其死亡率与致残率。

    作者: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颌面外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颌面外伤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和实验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情绪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t=5.44,5.39,6.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颌面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梅侠;于娅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ADL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小骨窗显微手术较保守治疗效果更显著,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镇江;庄永辉;戴成国;王安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议多发性硬化的康复治疗

    多发性硬化是目前神经疾病当中的常见病,患者会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多发性硬化患者仍然需要有效、系统的康复治疗。

    作者:潘虹;王超兰;戴方骏;章代亮;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内和子宫外同时妊娠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基础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1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患者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部位的双卵双胎妊娠,是一种病理妊娠疾病。结论:临床医师在收治异位妊娠患者及先兆流产患者时,既要考虑宫外妊娠也要慎重考虑宫内妊娠,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刘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管控基础

    目的:探讨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的优质护理的质量管控。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新生儿科实施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75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乙组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综合管控,在责任护士工作的基础上,由护理组长进行层级管理,注重各项护理工作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乙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均优于甲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管控,能够对护理的总体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了病人安全,减轻了护士个人承担风险的压力,减少了护理差错,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索质量管控升化,推进优质护理内涵建设的核心,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胥小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用于硬核白内障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共收录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10患者资料,共146眼;所有患者均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于术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相关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本次110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眼视力得到显著康复,总有效率100%;具体来说,佳视力矫正≥0.5,共124眼,占84.9%;视力矫正0.1-0.5,共18眼,占12.3%;视力矫正≤0.1,共4例,占2.8%;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炎症反应等,经过临床处理后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优越,符合临床手术预定标准,值得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核心探索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开胸术的80例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剂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蓉;郑辉;李冰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治疗的患儿,将10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5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两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程度以及患儿出现的生长健康问题、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程度均比对照组低,且患儿出现的生长健康问题、疾病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的研制

    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因为儿童手部随意移动而照成针头的移动,因此人们发明了输液固定板作为输液辅助设备,然而现有的输液固定板均为单一整体,而输液的儿童手型大小不一,此外,现有的固定板表面还是木板、塑料结构,无法达到舒适注射的效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唯捷流系统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瓣膜置换术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唯捷流系统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瓣膜置换术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患者均给予瓣膜置换术治疗,术中分别采用唯捷流系统和经肺动脉置管检测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二者检测差异。结果: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分别经唯捷流系统和肺动脉置管检测,CO、SV、LVEDV、LVESV 和 LVEF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相似,分别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所得血流动力学各指标进行配对t 检验,两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及Bland-Altman差值法一致性检验后,相关系数r>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唯捷流系统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瓣膜置换术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肺动脉置管术相近,可用于肺动脉置管的替代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临床应用。

    作者:房志栋;梁丽艳;董辉;贾彦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01月至2015-06月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狠疮性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1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3例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均予以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狠疮性肾炎的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6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展开临床研究,6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收治区间为为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对A组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对B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观察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产妇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产妇,A组产妇分娩新生儿存活率高于B组产妇,A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优于B组产妇。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开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阻肺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的78例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P<0.05)。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比氨茶碱更有效安全。可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杨义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观察2010年9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571例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81例患者取石成功78例,一次取石成功71例,双通道取石共6例,2次手术4例,3次手术3例,平均住院时间(8.14±2.14)d,平均手术时间(92.33±23.47)min。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可靠,创伤程度低,取石成功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桡动脉采血在儿科临床护理操作中的体会

    目的:总结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体会,为临床动脉采血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需检查血气分析的患儿采取桡动脉采血。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达92%。结论: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简单方便,成功率高,有利于减轻患儿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玲丽;王秀芬;徐利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在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B组同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9.24±8.35%)、左室舒张末内径(52.92±4.35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82±5.29 mm)均优于A组(56.46±8.22%,47.52±4.78 mm,34.45±4.85 mm)(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VS 9.38%)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复发住院发生率(6.25%)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娟;李艳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