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丽;王秀芬;徐利亚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多索茶碱、氨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氨茶碱疗法对照组,多索茶碱疗法实验组,评定预后的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得以好转者38例,占比95.0%,和72.5%的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多索茶碱疗法作用突出,可缓解症状,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袁兴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4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有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4%,治疗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昌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在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B组同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9.24±8.35%)、左室舒张末内径(52.92±4.35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82±5.29 mm)均优于A组(56.46±8.22%,47.52±4.78 mm,34.45±4.85 mm)(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VS 9.38%)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复发住院发生率(6.25%)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娟;李艳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毒副反应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衫醇进行化疗,观察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58例(77.33%)、胃肠道反应37例(49.33%)、感觉障碍54例(72.00%)、肌肉关节痛41例(54.67%)、脱发71例(94.67%)。结论:紫衫醇在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严重的毒副反应较少,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毒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保秀;严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氨溴索注射液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6.7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中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何大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肠胃科2015.2~2016.2收治的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患者8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低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82.5%,明显低于观察组9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分别给予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子宫捆绑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子宫按摩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新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佳途径。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3.5±5.3)min,且出院时切口愈合均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时间(8.1±1.2)d。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1.5%。结论:当前手术治疗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佳临床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应该充分的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切口,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常继业;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地1000名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n=500)和对照组(n=500),其中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前的资料为对照组,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后的资料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际控制成效。结果:研究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59,P<0.05)。结论:在农村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合理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慢性病控制整体工作水平,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保障。
作者:李继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及时观察病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62例经治疗护理后治愈出院,4例转院,2例再次复发入院,均无并发症。结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临床疾病,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玲丽;王秀芬;徐利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开胸术的80例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剂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蓉;郑辉;李冰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徐兴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急救护理,我认为在急救中护士应迅速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如:迅速催吐,洗胃以及清理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注意观察瞳孔及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建立静肠通道,早期,足量,快速和反复持续阿托品化,及早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这些都是提高AOPP的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银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预后优良率为95%,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2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以手术护理特点为依据,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柳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愈合50例,显效38例,好转26例,较差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者Harris 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移位骨折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移位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折预后和关节功能,并有效的降低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以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联合硬化剂注射及点式剥脱手术治疗不同CEAP 级别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析2012-2014年我院住院符合手术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曲张静脉消失,下肢酸胀沉重感明显改善,术后4周做彩超复查,全组患肢的大隐静脉均全程闭塞,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均回流通畅,未见并发血栓形成者。结论:通过CEAP 基础分级诊断详细评估,以临床(C)分级为主要标准结合解剖因素(A)分类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扩大了治疗应用范围和适应症,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军;徐昶;赵星卫;王茂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瘤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以及传统手术治疗,对比2组甲状腺瘤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2组甲状腺瘤患者疗效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实验组甲状腺瘤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几率较对照组甲状腺瘤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几率低(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应用,损伤小,美观性好,值得应用。
作者:姜兆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8例,均应用厄贝沙坦(150~300mg/次,1次/d)治疗,观察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评估,显效56例(82.35%),有效7例(10.29%),总有效率92.65%。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IVST、LVPWT、LVDd指标明显降低(P<0.05);全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降压效果显著,且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作者:代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