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英娜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4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有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4%,治疗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昌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发展是人类永恒话题,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发展却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危害,目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向往。“医疗”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疗服务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健康和延长寿命,但是目前医疗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合理利用和节约医疗资源是为全社会减碳,然而中医骨伤疗法一直是在践行“低碳医疗”。
作者:赵宇;张宇;王桂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为减少癌细胞在手术过程中的转移,无瘤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手术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或减少癌细胞脱落、种植和散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可有效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介绍术中无瘤技术的操作及配合要点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程序,避免了肿瘤医源性传播。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160例患有复发性急性鼻窦炎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跟进治疗观察3个月,160例患者治愈145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0例(P<0.05)。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复发性急性鼻窦炎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慈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35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每次用药为500mg,2次/天,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复发率为3.2%。结论: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邓学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怀孕早期情绪抑郁孕妇进行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并接受保胎治疗的孕早期先兆流产且抑郁孕妇10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后者给予心理咨询干预,比较两组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评分值均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怀孕早期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咨询干预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帮助其调节心态,保障母婴健康,效果理想。
作者:龙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县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方式治疗,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平均满意度达到9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平均满意度的40%,在研究组中,患者对护理达到非常满意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50%,高于在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达到非常满意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采用优质的护理方案可以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病情的缓解作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龙孟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传染病疫区疫点消毒管理系统的建立、改进措施进行调查,同时对管理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通过我市公共卫生数据平台建立消毒管理系统,管理我市下辖区内的传染病疫点。结果:在管理系统建立前,区、县管理人员每次统计数据、上报数据的时间平均为(2.6±1.1)天,在管理系统建立后,区、县管理人员每次统计数据、上报数据的时间平均为(1.2±0.7)天,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管理系统前,我市消毒管理平均完成率为73.2%,管理系统建立后,我市消毒管理完成率为100%。管理后纸张使用率下降60%,大大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经费。结论:消毒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更方便传染病疫区疫点管理,有利于资料长期保存、更方便资料的查询。
作者:雷兵;许玉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进展及相关护理问题。方法:结合胰岛素常用注射技术,分析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胰岛素注射奠定基础。结果:临床给予胰岛素注射技术针对性的护理,明显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水平,改善临床临床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血糖控制率。结论:分析胰岛素不同注射技术的护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保证了胰岛素的治疗疗效。
作者:汤琦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8例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乙组19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动脉血乳酸、MAP、SvO2各项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满意人数12例,满意度为66.7%,乙组的满意人数16例,满意率为84.2%,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新陈代谢和微循环灌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6),对照组行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6.5%,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4.4%,组间比较(x2=4.613,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以及肿胀消退时间均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治疗效果好,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岳用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基于新教学改革趋势下,“头脑暴风法”体现出了临床带教中的优越性,可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具体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主题方案。结合头脑风暴法内涵,本文介绍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头风暴法教学流程及重点,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积极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思维与方式,为专科生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学研交互式”是病理学教学中的新方法,倡导吧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从多个角度实施专业教学方案。结合“学研交互式”教学内涵,本文介绍了医学病理教学中构建交互式教学系统的有效方法。
作者:宁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阶段,供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水厂处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随机抽取了五个不同的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调查和监测,以便选用更为优质的水源以及处理工艺,将水中的有机污染去除,以便为水质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田维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选8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管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评估有效率为45.0%,对照组为85.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5±0.8)mmol/L,观察组为(6.3±0.5)mmol/L,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为(12.7±1.8)mmol/L,观察组为(10.6±1.2)mmol/L,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7.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替身给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能够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蔡宗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检查脑部血肿清除情况,发现46例患者血肿清除情况超过80%,血肿清除在50%-80%的有5例,血肿清除小于50%的有1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6.2%。结论: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时候,分析、观察患者病情,予以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块等特点,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的优质护理的质量管控。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新生儿科实施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75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乙组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综合管控,在责任护士工作的基础上,由护理组长进行层级管理,注重各项护理工作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乙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均优于甲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管控,能够对护理的总体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了病人安全,减轻了护士个人承担风险的压力,减少了护理差错,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索质量管控升化,推进优质护理内涵建设的核心,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胥小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后期临床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的风湿免疫病患者80例,进行血常规、病理以及骨髓涂片等检查,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变化以及骨髓增生程度、贫血等临床表现情况。结果:通过血常规、病理以及骨髓涂片等检查,8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中贫血42例,血小板减少38例,血小板增多1例;白细胞减少41例,白细胞增多2例;骨髓增生活跃51例,骨髓增生低下9例。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常常会引起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向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时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多个术后手术患儿,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术患儿在进入麻醉复苏室后由复苏室护士全程陪同照顾,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同时让其亲人待在患儿身边;第二组则没有护士及亲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二组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论:第一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第二组,由此可见,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对患儿尤为重要。
作者:杨秀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