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

杨秀林

关键词:手术患儿, 心理护理, 麻醉复苏室, 情感安慰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时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多个术后手术患儿,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术患儿在进入麻醉复苏室后由复苏室护士全程陪同照顾,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同时让其亲人待在患儿身边;第二组则没有护士及亲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二组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论:第一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第二组,由此可见,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对患儿尤为重要。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住院的96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匹多莫德分散片观察组48名,对照组48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平喘、止咳)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提前(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有效率93.7%。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林勇;彭静君;张海宴;黄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教结合促内涵,精细管理提质量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医教结合方法在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对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症状及焦虑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都比入院时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CL-90总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医教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能够显著改善。

    作者:逯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吡美莫司乳膏在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68例面部敏感的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的25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的8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3.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美莫司乳膏在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中的治疗下工更为理想。

    作者:陈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碎石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碎石时间以及手术时间(8.69±0.36天、19.45±3.10分、38.45±3.19分)短于对照组(12.56±1.94天、26.12±1.49分、45.78±3.4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52%,观察组术中并发生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应用输液泵静滴催产素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输液泵调整催产素滴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初产妇,均为41~42孕周,年龄20~29岁,无规律宫缩,宫颈Bishop评分≥7分,并排除头盆不称、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等引产禁忌,接受催产素静脉滴注。随机将200例引产者分为输液泵组100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选定人工调节组10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输液泵组:引产成功95例,成功率95%,发生强直性宫缩2例,占2%(后经调节好转进入产程);3例引产失败剖宫产分娩。产程平均时间为(69.5±34.8)min。人工调节组:引产成功81组,成功率81%,发生强直性宫缩8例,占8%(终引产成功4例,剖宫产2例),引产失败5例;产程平均时间为(90.5±39.8)min。输液泵组在安全性上及引产成功率和人工调节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引产时间进行比较,输液泵组时间比人工调节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输液泵调整催产素引产,给药比较方便,药量调节准确、缩短产程、催产效率高、输液时间段,输液泵的应用为临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中抽选6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取石术、30例研究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评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3.3%(28/30),对照组清除率为73.3%(22/30),两组清除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作用突出,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苏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4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手术,观察组施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时间、术后可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数据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在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袁兵权;魏丽芬;李春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58例宫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的15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的13例,对照组14例,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治疗初期疼痛加重病例,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均能够针对宫外孕进行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汪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孕期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宣教)各45例,对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48.4%,P<0.05),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样高于对照组(91.1%>82.2%,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更好的保障了母婴健康,提高了孕妇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积极拓展护理专业学生国际就业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储备高端护理人才--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生赴日留学就业项目为例

    日本从1970年开始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在医疗和养老领域,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和介护士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重视。为此,日本政府除了积极地对护士和介护人才的供求进行评估的同时,也正在采取包括引进海外人才在内的多种解决对策或缓和对策。我国也已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样大量需求医疗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更需要具有国际先进医护经验和理念的护理人才。日本先我们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问题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因此,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思想,积极探索护生赴日留学就业途径是符合国家人民的长远利益的。

    作者:李扶昆;高燕;郑佳;周谧;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产科2015.3~2016.3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2.4)分,术后VAS疼痛评分为(4.2±1.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雷俊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项)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温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对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比两组体温变化与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36.21±0.67℃)、关腹时体温(36.30±0.52℃)、术毕体温(36.43±0.42℃)均高于对照组(34.42±0.59℃,34.62±0.86℃,35.35±0.45℃)(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7.89%,13.16%)低于对照组(42.11%,36.84%)(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7.25±5.45 min)、麻醉清醒时间(46.92±6.28 min)、出室时间时间(45.78±6.69 min)均短于对照组(22.67±5.93 min,73.88±9.72 min,73.67±8.75 min)(P<0.05)。结论:实施保温护理能够保持体温稳定,减轻手术应激,促进麻醉复苏。

    作者:李艳朔;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支原体肺炎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3%,对照组为5.6%,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胃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D MF )临床病例胃损害情况追踪观察,以评估进展或预后。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胃镜、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胃泌素检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急性DMF中毒后血清胃泌素降低,HP感染率升高,部分病例病理表现为化生。结论:急性D MF中毒比正常群体更易发生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癌的风险性增加。H P 感染可能是急性D MF 中毒患者消化道损害的又一发病原因。

    作者:杨威;王鸿东;牟海滨;孙延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科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选70例,随机抽样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对照组35例实施阿托伐他汀疗法,试验组35例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疗法,统计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张云珊;田伟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4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头痛头晕、易疲劳、记忆减退等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武晓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作对照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8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n=48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