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探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的干预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到2016年4月我院门诊接收的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150例孕妇,对照组给予常规系统产前检查和产前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孕期体重管理。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前体重增幅与分娩前BMI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是2.67%,巨大儿发生率是4.67%,对照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是7.33%,巨大儿发生率是13.33%,研究组低体重儿与巨大儿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胎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巨大儿与低体重儿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何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弹性支架治疗小儿会阴烧伤效果。方法:选择40例臀部及会阴部烧伤小儿,平均年龄为(1.75±0.6)岁,平均烧伤面积(4±1)%;创面均为浅Ⅱ°烧伤,创面集中在会阴及臀部。随机分为两组,20例为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自制弹性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蛙式卧位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创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应用自制弹性支架治疗臀部及会阴部烧伤小儿20例,创面均能保持清洁、干燥,创面愈合加速,患儿痛苦减轻,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传染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症状复发、发病急等特点,并且传染病还常常伴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另外,由于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适合陪护人员进行陪伴,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多种负面心理情绪,对治疗的配合度不高,影响治疗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医院需要做好医护管理工作,加强对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从而提高舒适性和生活质量。本文笔者主要研究传染病防治中医护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罗翠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注射儿童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静脉注射成功率,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并使用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调查儿童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穿刺率观察组组较对照组组提高了30%,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数据评分分别为(1.28±0.13)分、(2.15±0.23)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注射过程中,加入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小儿减少痛苦和恐惧,提高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应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其参考价值,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7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前行FEC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触诊、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方法评价疗效。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化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触诊评价完全缓解(CR)24例(14.1%),超声评价CR8例(4.71%),病理组织学评价CR12例(56.9%)。触诊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的OR符合率95.8%,超声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的OR符合率100%。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化疗疗效的临床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缺乏一致性,触诊和超声评价CR易高易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CR的独立因素为肿瘤大小,肿块小易达到病理CR。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属于是一类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疾病类型中主要以乙型和丙型病毒肝炎为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等特点。我国是乙型病毒肝炎大国,患者发病后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治疗时依从性较差,预后较差。健康教育属于整体护理内容,该护理方法主要以文字叙述、口头指导为主临床路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根据每天护理计划标准,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路线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将以病毒性肝炎为起点,分析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形式,研究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灿琼;阚强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评估情况、治疗药物以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入院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2例(1.27%),心功能Ⅱ级18例(11.39%),心功能Ⅲ级93例(58.86%),心功能Ⅳ级45例(28.48%),主要以Ⅲ、Ⅳ级为主;158例患者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以及其他疾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96.08%)、利尿剂(71.52%)、洋地黄类(56.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4.94%)、β受体阻滞剂(22.15%)、醛固酮拮抗剂(20.89%)、钙通道阻滞剂(16.46%)、多巴胺类(5.7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0.63%);16例患者死亡,10例泵衰竭、3例猝死、1例脑梗死、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无患者出现死因不明的情况。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括冠心病、高心病为主要病因,治疗需缩小临床与指南的差距,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敦陆;姚乐;许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使并发症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敏;杨建芹;何俊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快速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对患者血清vWF、MCP-1、BDNF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取健康者50例作为比较参考对象。对三组人员的血清vWF、MCP-1、BDNF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vWF、MCP-1水平均要高于健康组(P<0.05),BDNF水平则低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vWF、MCP-1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病情,并改善血清vWF、MCP-1、BDNF水平,促使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锦龙;董进宇;赵静;姚俊英;程海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晚期患者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及出院指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一次性支架置入成功率达100%,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迅速解除患者梗阻症状并重建胃肠道营养通道,术前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疏导,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林丽雯;苏雪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通过分组实施不同手术方法来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予以对照组患者开放式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高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内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放腹水治疗,对临床疗效加以统计分析。结果: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34例患者显效,占比60.71%;21例患者有效,占比37.50%;1例患者无效,占比1.79%,总有效率达到98.21%。结论:肝硬化腹水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小,患者治愈率较高,痛苦较少,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匀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氨溴索注射液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6.7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中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何大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日常生活中,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这种耳鼻喉的常见疾病常有发生,也是声嘶患者的常发病的其中之一,主要是患者过度的用声,噪声环境下持续过度用声,也有发声不当,过度烟酒等造成,主要是声音嘶哑为临床表现。在以往的治疗中,往往采用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支撑喉镜,间接喉镜等的治疗措施,但是在自从2001年采用电子喉镜在局部麻醉的情况实施手术,而且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了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在通过本院患者总结手术中的并发症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蒋乾芬;曾纪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产科护理中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并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产妇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1分钟的阿氏评分以及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出生1分钟的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且实验组孕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实验组为95%,实验组孕妇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新生儿阿氏评分,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物,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运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锋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科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选70例,随机抽样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对照组35例实施阿托伐他汀疗法,试验组35例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疗法,统计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张云珊;田伟盟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