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耿乃志
目的:本次主要对产科护理中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并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产妇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1分钟的阿氏评分以及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出生1分钟的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且实验组孕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实验组为95%,实验组孕妇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新生儿阿氏评分,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总结康复护理中的要点。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手术和康复护理后,通过对患者3~6个月内进行随机回访而实施的Harris评估,其中34例患者Harris评估达到优,23例患者Harris评估达到良好,1例患者 Harris 评估达到及格,没有 Harris 评估不及格患者。患者的康复恢复良好率达到了98.28%。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1.5)天。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恢复率,同时对于髋关节尽快恢复正常活动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玉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究。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大于35岁)与观察组(小于35岁)。对两组患者均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为团块型乳腺癌,且观察组团块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灶的前后径以及纵横径比值等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血流特点方面,观察组患者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分级、RI以及Vmax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对早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可获得典型的影响特征及血流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铁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健康体检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军委、总部首长关于保健工作关口前移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有效的保健方式,可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方法:医护人员要正确认识健康体检是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参加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离休干部参加体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干休所卫生所位于保健工作的第一线,既是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前哨阵地,也是贯彻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要求的直接体现。
作者:马居峰;邵安龙;王利民;王志敏;毕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能够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石开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敦陆;姚乐;许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将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教学之中,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从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相继出现。将现代人体解剖学与影像学进行巧妙的结合,构建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数字化人体模型和三维模型。并且为了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将所获取的影响与实物断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于该种方法使得影响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醒目,对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得解剖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A Ml )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者中断,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或者坏。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急性心梗起病急发展快,危害大。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1],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植入支架的办法迅速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是目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术法以机械方式将处于闭塞状态的冠状动脉直接开通,有恢复血流的效果[2]。该术法是侵入式术法,影响因素多,为了保证术后良好预后,需要为患者行围术期护理,以预防术后并发症。本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共开展急诊PcI 64例,死亡1例,通过精心组织,术前术后严密监护及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及病死率。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通过分组实施不同手术方法来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予以对照组患者开放式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高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的肝癌介入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睡眠障碍、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局部出血、压疮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术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佩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片辅治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进入临床路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予匹多莫德片口服,一次0.4g,每日2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入院3、7、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2%、80.6%、9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8%、61.3%、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片辅治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超;徐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日本从1970年开始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在医疗和养老领域,提供护理服务的护士和介护士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重视。为此,日本政府除了积极地对护士和介护人才的供求进行评估的同时,也正在采取包括引进海外人才在内的多种解决对策或缓和对策。我国也已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样大量需求医疗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更需要具有国际先进医护经验和理念的护理人才。日本先我们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问题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因此,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思想,积极探索护生赴日留学就业途径是符合国家人民的长远利益的。
作者:李扶昆;高燕;郑佳;周谧;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对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 角变化进行观察,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BI评分高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率88.0%与对照组64.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BI 评分显著上升,后凸Cobb 角和VAS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34.1±4.2)mm、(92.86±9.88)分、(5.1±1.3)°、(1.86±0.32)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利用骨水泥填充物对椎体进行强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在相对较短的治疗周期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留志;曹景雷;喻溪;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我中心在2015年8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前(2015年1月-2015年7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抽选开展健康教育后(2015年8月-2016年1月)100例社区居民,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所有人员疾病发生情况、以及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发生率为7.0%,对照组疾病发生率为19.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1例,对照组仍为45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13.0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1±0.4)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9±1.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水平平均为(87.4±5.2)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平均为(133.6±4.8)mmHg,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能够就诊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潘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年龄段其自身身体发育生长变化大,患病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迅速。故儿科门诊的接诊量大且病种复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任务重。门诊抽血室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对患儿的操作具有侵害性,加之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就诊心理压力加重,因此,对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严格要求,学习医患沟通交流技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个方面都有其必要性,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而且减低抽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翠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和无痛胃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率、患者的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的疾病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动更为明显,但与检查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咳嗽、恶心呕吐和咽喉疼痛等,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无痛胃镜检查具有精确度高,患者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守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与效果。方法:收集痔疮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加强疼痛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云峰;合媛杰;张雄军;杨亚平;柏魏;马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的发病。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已被确诊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合并症和辨证分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可见,老年糖尿病一共可分为四种类型,表现为:阴阳两虚型人数<湿热困脾型人数<阴虚热盛型人数<气阴两虚型人数;合并症以脑血管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为主,除此之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低血糖为少数。(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观察可以发现:老年糖尿病阴阳两虚型患者少,气阴两虚型患者多;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立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