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唐国富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正骨, 疗效, 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并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共以中医正骨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4例,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将优者分为理想组,良、可、差组分为不理想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患肢肿胀效益时间4-15日,平均(7.4±3.1)d;优率58.33%、良23.81%、可4.76%、差13.10%;理想组男性、稳定骨折、利手、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比重高于不理想组,理想组合并腕关节损伤、高能量率比重低于不理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OR 大小从高到低骨折端稳定性、腕关节合并伤、性别、受伤能量大小、是否为利手伤、功能锻炼依从性成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并非所有的中医正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患者都可明显获益,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患者,宜采用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如内固定治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伤口的评估、护理管理、治疗的护理配合三方面着手,从伤口的冲洗方法、伤口的清创、内皮祖细胞移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湿性愈合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探讨,进而将各种有利于糖尿足溃疡的方法更完善的联合运用,促进其愈合。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01月至2015-06月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在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B组同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9.24±8.35%)、左室舒张末内径(52.92±4.35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82±5.29 mm)均优于A组(56.46±8.22%,47.52±4.78 mm,34.45±4.85 mm)(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VS 9.38%)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复发住院发生率(6.25%)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娟;李艳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愈合50例,显效38例,好转26例,较差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者Harris 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移位骨折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移位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折预后和关节功能,并有效的降低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以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中抽选60例,按入院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取石术、30例研究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评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3.3%(28/30),对照组清除率为73.3%(22/30),两组清除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作用突出,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苏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肾盂肾炎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进行优质护理,而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均为良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7)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9)天;实验组合满意度达到92.4%,对照组为86.7%,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中,不但能够增加医患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华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病历资料,统计风险事件发生率,探究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控对策。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的风险事件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因素占62.50%、患者自身因素占18.75%、药物与医疗器械因素占12.50%,其他因素占6.2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较多,应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尽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何天恂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维生素D对于人体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试验论证对,维生素D对于全身各组织细胞也有广泛作用,甚至密切关系到各种重要疾病。其中,国际医学界高度重视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经过许多个观察性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维生素D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因此越发地引起关注。此外,对于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是否可以通过额外补充维生素D来解决,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通过论说维生素D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介绍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进一步阐述维生素D如何参与调节心血管疾病,以及额外补充维生素D对调节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陈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谈结合头脑风暴法实施内科护理教学的对策

    基于新教学改革趋势下,“头脑暴风法”体现出了临床带教中的优越性,可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具体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主题方案。结合头脑风暴法内涵,本文介绍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头风暴法教学流程及重点,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及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多索茶碱、氨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氨茶碱疗法对照组,多索茶碱疗法实验组,评定预后的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得以好转者38例,占比95.0%,和72.5%的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多索茶碱疗法作用突出,可缓解症状,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袁兴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中耳炎患者68例(96耳)进行本次研究,将其依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罗红霉素与氨溴索口服联合鼓膜按摩、捏鼻闭口呼气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50耳,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46耳,治疗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疗效显著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无损伤,具有显著疗效,易于患者接受,尤其适合儿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用于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用于自然分娩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采用常规接生法正常阴道分娩初产妇150例,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会阴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有利于降低会阴裂伤程度,降低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少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血液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住院时、住院6周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达94.52%(6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6%(51/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6周后再次评估显示15例患者抑郁,占比20.5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2.19%(60/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利于患者患者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职业性噪声对员工听力损害的性别差异调查

    目的:了解职业性噪声对员工听力损害的性别差异情况。方法:选取1200名噪声作业工人及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其中男性员工600名、女性员工600名,并把男、女性员工分为6个年龄组进行分析职业性噪声对员工听力损害的性别差异。结论:职业性噪声对员工造成的听力损害表现为男性员工高于女性员工。

    作者:钟日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温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对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比两组体温变化与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36.21±0.67℃)、关腹时体温(36.30±0.52℃)、术毕体温(36.43±0.42℃)均高于对照组(34.42±0.59℃,34.62±0.86℃,35.35±0.45℃)(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7.89%,13.16%)低于对照组(42.11%,36.84%)(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7.25±5.45 min)、麻醉清醒时间(46.92±6.28 min)、出室时间时间(45.78±6.69 min)均短于对照组(22.67±5.93 min,73.88±9.72 min,73.67±8.75 min)(P<0.05)。结论:实施保温护理能够保持体温稳定,减轻手术应激,促进麻醉复苏。

    作者:李艳朔;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剖宫术后母乳喂养中术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医院剖宫产孕妇126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的63例被划入对照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6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包括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以及乳头皲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1~3天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哺乳期乳房胀痛、乳头皲裂发生率,观察组乳房胀痛1.59%(1/63)低于对照组19.05%(12/63),观察组乳头皲裂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5.87%(10/6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护理敢于的引入,可使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且在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等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可将该干预方法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田汶;汪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

    近年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积极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思维与方式,为专科生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学研交互式”是病理学教学中的新方法,倡导吧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从多个角度实施专业教学方案。结合“学研交互式”教学内涵,本文介绍了医学病理教学中构建交互式教学系统的有效方法。

    作者:宁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声带小结手术致喉痉挛一例

    在日常生活中,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这种耳鼻喉的常见疾病常有发生,也是声嘶患者的常发病的其中之一,主要是患者过度的用声,噪声环境下持续过度用声,也有发声不当,过度烟酒等造成,主要是声音嘶哑为临床表现。在以往的治疗中,往往采用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支撑喉镜,间接喉镜等的治疗措施,但是在自从2001年采用电子喉镜在局部麻醉的情况实施手术,而且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了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在通过本院患者总结手术中的并发症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蒋乾芬;曾纪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明确急性百草枯中毒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我院常规体检病人30例,对中毒组以入院14天为存活标准,分别于第1、3、7、14天采集患者肝肾功能指标Cr、SUN、UA、ALT、AST,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毒组在1、3、7、14天分别死亡11、9、2人,存活组Cr、SUN、UA、ALT、AST随日期而逐渐升高,升高数值较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中毒组各天书与对照组比较Cr、BUN、UA、AST、AL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毒组中第1天至第7天Cr、BUN、UA、AST、ALT 均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 Cr、BUN、UA、AST、ALT水平逐渐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且损伤程度与中毒进行性程度有关。

    作者:李海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议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患者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严重的步行障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方面,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纠正异常的步行模式是康复的主要目标。踝足矫形器作为一种辅助器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潘虹;王超兰;章代亮;戴方骏;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