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佳鑫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4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手术,观察组施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时间、术后可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数据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在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路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袁兵权;魏丽芬;李春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项)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静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患者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严重的步行障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方面,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纠正异常的步行模式是康复的主要目标。踝足矫形器作为一种辅助器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潘虹;王超兰;章代亮;戴方骏;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毒副反应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衫醇进行化疗,观察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58例(77.33%)、胃肠道反应37例(49.33%)、感觉障碍54例(72.00%)、肌肉关节痛41例(54.67%)、脱发71例(94.67%)。结论:紫衫醇在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严重的毒副反应较少,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毒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保秀;严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颌面外伤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和实验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情绪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t=5.44,5.39,6.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颌面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梅侠;于娅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PICC导管护理的18例作为常规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PICC导管护理的18例作为干预组,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率11.1%,低于44.4%的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于白血病患者PICC中实施PDCA护理管理作用突出,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作者:余粉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和传统开腹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开腹术治疗法,而观察组则是使用是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还有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强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观察到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比对照组的少。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治疗效果更佳,能极大的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控制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的手术要点。方法: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行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计30例,成功率为96.67%;行自体骨移植28例,成功率达96.43%。结论:在恶性肿瘤术中施行修复重建手术,对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预后和术后心理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贺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今后在VCT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贺兰县VCT求询者进行调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20名求询者中,男性474人(46.47%),女性546(53.53%),男女性别比为0.868∶1;19-49岁812人占79.61%;已婚有配偶710人占69.61%;文化程度初中506人占49.61%;农民、家务及待业共471人占46.18%。本县户籍人口826人占80.98%。求寻原因以发生危险性行为为主,占81.76%。HIV抗体阳性9例(婚外异性行为史5例,男男性行为2例,阳性者的配偶2例),感染率为0.88%;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结论:贺兰县VCT门诊求询者以青壮年、已婚有配偶、初中及以上学历、农民、家务及待业和本地户口为主,异性性接触是HIV传播主要的方式。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VCT门诊量,使艾滋病自愿咨询真正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同时,加大对本地户口的农民、家务及待业和青壮年人员防控艾滋病宣传力度,加强针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李婧;左晓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实施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168例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学血液生化项目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直接胆红素显著较高,P<0.05.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者实施生化检查,可在短时间内知晓患者肝脏部位病理改变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蕊;王聪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压迫在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CSP人流时出血,用气囊导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压迫子宫切口,术后24~48 h取出。根据术后取出导尿管是否有再次阴道出血评定疗效。结果: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止血,无再次阴道出血。结论:在迫切需要保全子宫且无条件其他方法治疗的医院,使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CSP 人流时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为进一步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白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5月在本院实施治疗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两组之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8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33%,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临床治疗有效性较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施春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慢性病人进行建档管理后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意义。方法:对社区慢性病建档管理前后,分别发放了250份和300份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通过了解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析护患关系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慢性病患者建档管理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P<0.05)。结论:社区的慢病患者建档管理后,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护士的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产科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护理的效果好。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2h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100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人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比较两组敷料更换次数、敷料更换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少,敷料更换时间短,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妇科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妇科不孕症患者71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6例妇科不孕症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不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基础护理;通过对比护理总有效率以突出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妇科不孕症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妇科不孕症患者,临床在实施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将患者表现出系列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针对妇科不孕症护理总有效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作者:蔡桂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和建立年轻护士操作实训的有效模式,使临床带教与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接轨,培养实用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按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精神,探索构建操作实训模式,在培训中实施,评价其效果。[1]结果:通过操作实训的培训,构建的模式得到了年轻护士和带教老师“好”的评价,且提高了年轻护士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结论:护理技术操作实训模式决定了操作培训效果,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也是年轻护士操作实训的重要内容。[2]
作者:万佳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用于硬核白内障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共收录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10患者资料,共146眼;所有患者均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于术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相关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本次110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眼视力得到显著康复,总有效率100%;具体来说,佳视力矫正≥0.5,共124眼,占84.9%;视力矫正0.1-0.5,共18眼,占12.3%;视力矫正≤0.1,共4例,占2.8%;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炎症反应等,经过临床处理后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优越,符合临床手术预定标准,值得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为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术后6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为22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3%(43/53)。同时,53例患者治疗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在胫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情况比较满意,建议在胫骨中段骨折中广泛应用。
作者:袁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