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兰;周婷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采取脉血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时,脉血康胶囊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燕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切开骨皮质对矫正舌倾磨牙起到辅助性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80例单侧下颌第二恒磨牙舌倾病患,均为成人正锁颌,将其划分为2组,有40例为骨皮质切开组,将骨皮质切开,运用交互牵引的作用对锁颌进行矫正;有40例为对照组,锁颌的矫正仅单一的使用交互牵引。通过对2组病患解除锁颌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在治疗前后均对2组病患拍摄CBCT,同时再对2组病患的目标牙是否存在牙根吸收现象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解除锁颌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骨皮质切开组,并且在骨皮质切开组中没有出现明显牙根吸收现象。结论:通过使用骨皮质切开的方法对舌倾磨牙进行辅助性矫正,能够有效的将矫治的时间缩短,减轻病患的疼痛,并将牙根吸收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
作者:陈雅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抽选88例,按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并于不同护理干预后评定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治愈率为95.5%,不良反应率为6.8%;对照组疾病治愈率为79.5%,不良反应率为22.7%,P<0.05,两组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提高疾病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杨红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乌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典型病案进行分析。结果:30例典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临床治疗,均治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应该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荐乌梅治疗法。
作者:陈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的有效性,以选取优方式对失能老人进行护理。方法:选取南京市60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失能老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以机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以居家护理方式,定期对两组失能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对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机构护理的总有效性为93.3%,对照组居家护理的总有效性为56.7%,就两组失能老人的护理效果来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能老人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相比更具专业性,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和优质的护理资源,能够有效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的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总结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期间,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的危重症患者60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在60例患者中,有59例成功插管,其比例为98.3%,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患者为50例,占据83.3%的比例,在插管期间并无其他并发症状出现。结论: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且插管一次性的成功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维持正常呼吸,确保患者气道的通畅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便于患者抢救。
作者:陆金帅;王霞;薛克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原发性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167倒原发性早泄患者及其配偶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估并分析其影响。结果:PE 组和PE 配偶组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和焦虑抑郁程度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PE患者。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与PE患者的病程和PE患者配偶性生活的满意度相关。结论: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虽没有PE 患者严重,但患病率较PE 患者更普遍,且随着PE 患者病程延长,配偶焦虑-抑郁症状加重明显。
作者:周芳;车晓艳;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方法,加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回访,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结果:入选患者术后伤椎矢状面 Cobb 角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大限度地保护椎旁肌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预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 角的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哮喘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参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其中抗哮喘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免疫失衡、抑制或改善气道炎症、抗气道重塑、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等来实现其药用价值。
作者:王煦;杨丹;陈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导,细菌耐药菌株逐年上升,耐药性已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从而导致很多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出现了携带所谓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超级细菌。这一系列感染与抗感染的问题已严重困扰全世界的医务工作者。基于此,为了解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现状,本文对我院消化科2015年1-12月所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单进行随机抽样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建议。
作者:黄志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相当,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是否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总结并分析异位妊娠和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有44例,未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6例,两组差异明显,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产妇出现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需加强对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的分析,并积极制定和落实好相关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1]此外,需加强居民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手术的认识,有利于减少手术安全隐患。
作者:刘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站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献血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结果:观察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献血者的献血量以及再次献血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营养干预对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位哺乳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分组原则(54例/组)。对照组未给予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较指导前有所提升,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打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能量的摄入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哺乳期妇女中对其进行营养指导的干预,可有效提升妇女对营养状况的认识度,并有效的改善能量的摄入,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与治愈率。方法:选取72例小儿EB病毒感染患者,采用多聚酶练技术荧光半定量法对小儿EB病毒感染者进行EB病毒检测,男性患儿应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每次滴注的量为5mg/kg,一天滴注两次。而女性患儿应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每次滴注的量为5 mg/kg ,一天滴注两次。结果:7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的患儿,其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咽部充血等,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小,其体征越明显。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过敏性紫癜与川崎病患儿在治疗、随访后恢复正常。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呕吐、头痛、发热,并且脑电图有轻度或者中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升高,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比较的复杂,为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就需要针对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史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11、12月我在休假)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厅收治的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对比其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实施心理护理前(96.67%vs86.67%),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98.33%vs8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多发病,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目前为止想要根治肺心病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西医治疗方法得以运用,将肺心病的病死率降低,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本文对西医治疗肺心病的几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便找出好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方法。
作者:武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金喉雾化剂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男32例,女68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数字表方式平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每次使用20ml 的0.9%氯化钠溶液0.5ml、庆大霉素注射剂8万U、醋酸泼尼松龙进行气体压缩式雾化吸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金喉健喷雾剂雾化液20mL、地塞米松注射液15mg以及注射用水150mL进行气体压缩式雾化吸吸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的标准,且愿意配合进行观察的患者,所有患者身体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组治疗后7d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咽部干痒症状、异物感、疼痛、咽喉部充血症状以及咽部壁淋巴滤泡数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喉炎患者采用金喉雾化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声音质量,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邱建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对8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性、使用方式、用药剂量、起止时间、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用药特点及合理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单一用药与二联用药相比较具差异显著,口服给药和外用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类药物合理、适当的应用对治疗肾内科疾病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并正确使用[2]。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