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分析

沈丽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内分泌疾病,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本院自2009年9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48例内分泌疾病患者,对这48例内分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对这48例内分泌疾病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亚急性甲状腺炎26例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甲状腺疼痛消失,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甲状腺肿大出现变软、缩小。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2例患者皮肤色素逐渐变浅,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内分泌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了疗效,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健康,糖皮质激素有着很强的抗炎性能以及抑制免疫的作用,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对应用护理干预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肾移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血糖护理干预,然后对其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姜璀君;袁万青;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对肝囊肿的外科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40例肝囊肿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囊肿穿刺抽液与无水乙醇注射组(11例)、腹腔镜手术组(13例)、开腹手术组(16例),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11例患者接受囊肿穿刺抽液与无水乙醇注射进行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复发,再次治疗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13例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1例患者在术后2年后复发,16例患者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其中2例复发,1例患者在治疗后1年复发,另外1例在治疗26个月后复发,再次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结论:肝囊肿外科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因此肝囊肿的外科治疗中应多选用腹腔镜手术,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彭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苦楝子中毒一例抢救护理体会

    苦楝子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但是超过量服用会产生多钟不良反应,由于剂量不好掌握,往往容易导致中毒,超量服用临床罕见,它会引起很严重病理反应往往危及生命,尤其是对神经系统及呼吸循环系统危害大。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5例急救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因计划生育手术而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积极救治,并加强临床护理,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必要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抗感染和胃肠减压等。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救治,其中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行保证治疗,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病情危急,在明确诊断后应积极给予患者急救,并加强临床护理,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率。

    作者:李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科病人的护理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骨科护理和治疗专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由于骨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手术时要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决患者的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彩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传统的发生和发张有关。同时,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治疗多是通过口服和静脉给药,我科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吸入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气雾剂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满足现今人们对疾病治疗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护理服务需求,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据调查研究表明,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皆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致,下面就工作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谈谈点体会。

    作者:许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心理资本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36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心理资本总均分为(2.85±0.52)分;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的不同年级护生心理资本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职院校护生心理资本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校应重视对护生心理资本的开发,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

    作者:李桂兰;尹心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加强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对其采取科学的健康教育。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了科学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且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病症的护理过程中,对其采用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获取到较为良好的护理治疗效果,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身体的恢复痊愈。

    作者:吕学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观察

    目的:对当前全市120院前急救与我院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院内急救队伍中成员的个人水平、工龄,以及120院前急救与我院院内急救的衔接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院内急救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1岁,平均工龄为8年,院内急救人员具有较高水准,但是当前我市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中存在病例“断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结论:当前我市在120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救的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120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救进行优化和建设,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艳君;梁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接生临床运用探讨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法接生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7月400例经阴道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无保护组200名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宫缩间歇期屏气和宫缩时吹气,胎儿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传统组200例采用传统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软产道裂伤程度。结果:无保护组200例产妇中会阴无裂伤、I度、II度、III度分别为55、102、32、0例,会阴侧切11例。传统组中会阴无裂伤、I度、II度、III度分别为12、16、40、0例,会阴侧切132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初产妇会阴完整率及 I度裂伤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II度裂伤率及侧切率显著低于传统组。两种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法接生可提高会阴完整率,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自然就减少会阴切口感染及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产妇分娩后缝针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后恢复,提高了经阴道分娩率,值得推广。

    作者:廖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结果,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所医治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借助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借助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当两组患者共同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观察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经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56例,其中行剖宫产48例,顺产8例,术后大出血6例,因子宫胎盘卒中行子宫全切术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新生儿窒息21例,经抢救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胎盘早剥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可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急救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的要求越来越高,迅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继发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质量。1存在的问题1.1沟通行为:①院前电话沟通:电话记录不详,没有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及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和联系电话:可能导致错派专科医师或救护车找不到地点耽误抢救时间,延误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②现场急救时的沟通:不能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遇到到复杂、严重的病情惊慌失措,与患者交谈不注意掌握语言的语气和节奏;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无预见性,不能及时、准确向家属交待清楚;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质量;③转运途中的沟通:未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潜在的风险并取得理解同意才能转运,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④与院内相关科室的沟通;不能与相关科室沟通及时做好手术或抢救准备,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方法:根据药典对中药类速溶片剂的制备要求进行制备,并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制剂中应用辅料的佳配比。结果:根据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的要求,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优的辅料配比为A1B1C1(即在药物制剂中加入20%的微晶纤维素,0.2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和25%的羧甲基淀粉钠时),此时制得速溶片剂的崩解时间为30.1s,休止角为26.5,片剂的硬度为3.6。结论:通过调整辅料之间的配比可以达到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的质量要求。

    作者:王晏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宫腔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感染率、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2 min、术中出血量为4.61 ml、创面感染率为2.78%、治疗有效率为95.83%、复发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军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预防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07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占我院同期全部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5.19%(207/3989),207例中有明确病因者156例,占75.36%,包括动脉粥样硬化105例,占50.72%,栓塞性脑梗死29例,占14.01%,凝血机制异常9例,占4.35%,感染性血管病13例,占6.28%,病因不明51例,占24.64%。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栓塞性脑梗死,其他病因如血管炎、凝血机制异常等较少见。

    作者:陈业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中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曲美他嗪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易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研究分析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例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以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组实验研究的18例患者中,有17例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4.40%,1例未成功是由于患者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癌肿过于巨大促使操作空间过小,无法插管,该患者后行以PTCD引流术。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术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3例,占总比例的72.20%,明显下降4例,占总比例的22.20%,总有效率为94.40%;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平均为(9.60±2.40)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1.10%(11/18)和27.70%(5/18)。除1例患者黄疸指标无下降外,其他17例患者均在住院1W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指标下降,且全身瘙痒感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此外,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杞映华;赵磊;李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小儿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感染合并白细胞减少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炎琥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儿短,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因病毒感染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儿白细胞恢复,这对改善患儿预后及身体机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学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