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

蔡婷;林琪;梁玲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了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院前急诊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 HAMA 评分为35.0±10.2分,而对照组为64.5±14.5分,组间差异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9%(1例),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1%(8例),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处坠落伤的急救与诊断

    目的:总结处理高处坠落伤所需要进行的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对其进行的诊断评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与抢救的高处坠落伤患者35例。结果:35例患者中,颅脑损伤17例;胸部损伤15例;多发性骨折24例;不明原因性休克13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数坠落者同时发生了2种-3种损伤。除2例抢救无效以外,其他33例高处坠落者均得到及时的抢救和处理,终生还痊愈。结论:高处坠落伤的急救和诊断是一个多线程、多方位需同时进行的动态施救过程,应同时进行评定、观察、抢救、治疗等的多个环节,不过在诸多环节中,对伤员的抢救则应高居首位,其次是对伤情的评定和观察,后才是治疗和护理。只有尽快的完成早期的急救与诊断才能为后续成功的施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高平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间为痔疮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组采取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完全恢复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恢复率为85.6%,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对这35例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治价值。结果: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31例符合,符合率为88.6%,4例误诊,误诊率为11.4%。结论: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疾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对诊断后期临床治疗方案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产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无痛分娩产妇234例的相关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的产程平均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产妇无痛分娩的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治疗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7例,3例治疗无效患者转入急救科进一步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2.31%;患者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28.35±4.21 h,住院时间为6.365±2.21 d,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问卷调查发现,17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基本满意,6例患者不满意临床护理质量。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伐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分别记录信息,并于治疗后第7,10,14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相差不大,并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伐昔洛韦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泛昔洛韦组,并且 p 值<0.05。两组组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4.0%,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本组实验数据观察所得,伐昔洛韦与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受到多种原因影响,还需更大量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

    作者:唐帮丽;黄忠奎;丁钰;易清玲;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人性化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4例。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16%)和护理总满意度(98.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81%,88.71%),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种有效、安全、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郁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永州市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调查与处理对策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对这起疫情提出处理对策。

    作者:唐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及专项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Sp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SpO2平均值之间比较均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pO2平均值为(89.24±8.33)%,对照组为(84.37±9.51)%,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SpO2平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 SpO2值,疗效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作者:潘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的开展成效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临床基本资料相似的40例非产褥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0%,大大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5.0%,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进入产程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占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观察组患者血色素小于9g 的患者占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P<0.05),观察组多易感因素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高,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越明显,进入二产程、急诊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因素会使得产褥感染的发生流产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其进行密切观察,针对产科中出现的感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产褥感染病症的发生,提高产科处理,以降低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李多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不同剂量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为0.25%布比卡因4 mL(0.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3mL),高剂量组为0.375%布比卡因4 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1mL)。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但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与高浓度布卡因均可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但高浓度布比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50例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将上述收录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均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病情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则采取常规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中,其临床妊娠结局出现早产患者2例、流产患者4例、剖宫产患者12例、顺产患者7例,未出现胎儿畸形,有6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相比较保守组25例患者中,其临床妊娠结局出现早产患者6例、流产患者4例、剖宫产患者10例、顺产患者5例,出现胎儿畸形2例,有10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即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方法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结论:对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首选应用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作者:杜亚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问题的思考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近些年出现了计划生育手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也是层出不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是国家为加强和规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和管理工作,在2011年8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颁布的试行办法,该办法中对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推行计划生育科技依法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规范地处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病人的病情进一步走向恶化,引发医疗纠纷,带来各种不良后患,因此要找出应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处理问题的思考。

    作者:文晔;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ST 段抬高心绞痛患者的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 ST 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以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绞痛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58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以及病史采集,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8例非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未发现重度冠状狭窄病例,用地尔硫卓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有18例,另外10例患者加用盐酸曲舍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影响 ST 段抬高心绞痛患者发病的因素有:冠脉痉挛、冠脉重度狭窄以及不安情绪等;对于非典型性患者,要对早期痉挛及时处理,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典型性患者要进行干预(利用冠脉造影)冠脉狭窄。

    作者:靳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方法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10例患者以开腹手术方式治疗,干预组10例患者以腹腔镜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技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手术效果,促进肠道蠕动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更为安全可靠,值得重视。

    作者:马纯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50名患者采取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进行治疗,观察组50名患者沿用西药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胃痛、黑便、出血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胃镜检查和幽门杆菌(HP)的测定疗效也相较于观察组更为显著。

    作者: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治疗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14日至2014年6月14日我院收治的53例同时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在53例患者中,2例(3.77%)滤泡状癌,22例(41.51%)乳头状癌,25例(47.17%)微小癌,4例(7.55%)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6例(11.32%)甲状腺癌术前确诊,11例(20.75%)甲状腺癌由术中确诊,36例(66.92%)甲状腺癌由术后确诊。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5例(9.43%)于术后第4年复发。结论:在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诊断时,不可因为疾病本身属于良性病变,而忽略其同时并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不可盲目断定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而放宽手术指征、增大手术范围。

    作者:田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