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莲
目的:分析并研究无痛人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人工流产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产前不使用该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术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5例﹙均为初产妇,单胎33例,双胎2例年龄19-45岁,平均30岁﹚进行临床护理与监测、有效地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健康宣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均平安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和细致入微的临床护理与监测、有效地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健康宣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胎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光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作者:巨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肝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及时为儿童接种甲肝疫苗,使得儿童获得甲肝病毒免疫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甲肝疫苗的类型、特点、接种后的反应、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作者:龚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曾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的孕妇104例,在随机方式下将这些孕妇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两组孕妇,对照组孕妇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顿服,观察组中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给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流产结束之后,对孕妇流产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中孕妇共有48例流产有效,对照组中孕妇流产有效例数为40例,两组孕妇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显著;观察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观察组中孕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两组孕妇在该方面所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较明显,能够得到较高流产成功率,降低孕妇二次清宫率,并且出血量比较少,给孕妇带来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0例,25例患者于首次住院时接受胆囊切除术,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25例患者未在第1次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属于延迟胆囊切除病例,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3242.21±521.24)元,住院时间为(10.21±3.62)d,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率为4.0%,疾病再次发病入院率为0.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更年安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论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贞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在老年患者当中,高血压同时会引发其他症状的发生,因此,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作者:范贵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 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 OC(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 OC 治疗,研究组采用 LC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32%(P<0.05)。结论:LC 较 OC 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更安全,其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无痛分娩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资料,发现无痛分娩时降低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有效措施。结果:随着社会发展,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上升。结论:无痛分娩的开展,有利于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宫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修补组(行单纯修补术)和切除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指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修补组均明显小于切除组(P<0.05),且修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切除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重,修补组略大于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复发率。
作者:李华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围术期护理策略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3例 I 型糖尿病,27例 II 型糖尿病,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等。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和全面护理后,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并且肛瘘得以治愈,治愈率100%,并且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结论: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对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也非常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茹仙古丽·依不拉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供应室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变化以及医院使用供应室消毒设备的相关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在我院实施了优质护理之后,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显著的下降,在我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对于供应室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舒适度,使得供应室的医务环境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为其他各科室的相关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临床中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院就真的患有心肌梗死的170例患者,其中120例为实验组,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另外50例为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末期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血管再次通畅概率也显著低于实验组,而血管开通的时间则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的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的时间长短方面均有显著地效果,具备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生朝;王妍凤;周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围术期均出现应激反应。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未给予任何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5例临床则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术后疼痛心理评分以及围术期焦虑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心率、血压相对比较稳定,且术后6小时以后疼痛心理评分明显较低,焦虑水平也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给予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明显,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强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的方法对我国传染病的蔓延进行有效的控制。方法:对我国目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提高国内传染病控制效果的建议。结果:当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不足、管理机制落后等。结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提高目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清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的药学实践。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药师未参与药物设计方案,观察组药师参与药物设计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药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的药学实践中可提高药物方案的合理性,增加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明显好转,术后三个月的随访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以及视力恢复情况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观察组为6例(10.00%);对照组为7例(11.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疗效中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就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而言,具有费用低、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值得大范围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金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进行无痛高危人流术的50例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高危人流术,治疗组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增加手术的精确度,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技术。
作者:张维丽;孙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选择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措施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 A1组与 A2组。A2组(对照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未显露喉返神经;A1组(观察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的概率。结果:A1组患者中,共3例患者出现了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属于暂时性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5.00%;A2组患者中,出现暂时性损伤的患者7例,出现长期性损伤的患者4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18.33%。A1组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发现,A1组低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手术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小切口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较为普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有效表现出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本庭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