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波;伍书民
目的:了解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学校卫生所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面部伤换药学生进行抽样,选取76例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人文关怀干预,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学生换药完毕后调查两组对护士服务态度、伤口处置效果的满意度状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学生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实验组在接受人文关怀干预后学生满意度(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且 SAS、SDS 评分实验组(43.02±9.43,42.32±9.42)明显低于对照组(50.61±10.45,51.02±10.4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确定培训的目标,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方法:按照试卷类别、职称级别、内外专业分析试卷得分,通过 SPSS17.0进行样本分析。结果:对初级与中级、高级两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初级职称考核成绩低于中级、高级,P<0.05,差别均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发现要强化对年轻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确定培训的目标,严格要求,制定严格三基的考核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感,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钱莹;薛海莉;王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保障妇产科患者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分析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论:通过全面分析护理不安全隐患,落实正确有效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韦雨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修复的效果。方法:对28例牙列重度磨耗,咬合关系丧失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于修复后3、6、12、24个月复查咬合重建修复的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8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良好,面下1/3高度及面部美观恢复,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中26例效果显著,2例效果一般。结论:对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应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随机抽查静脉穿刺患者60例次,分析患者在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结果:①液体滴速不符:滴速较快69例;滴速较慢16例。②巡视时间不及时38例:未及时更换液体28例;未及时拔针10例。③药物配置后超出2小时35例。④输液期间液体体外渗27例。⑤静脉输液对象不符合2例。⑥拔针后按压不到位21例。结论:加强对输液管理的重视,增强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法制观念。
作者:张炜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3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可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吉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社区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 NYHA 分级后,对Ⅰ级、Ⅱ级、Ⅲ级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全科医生定期上门诊治及电话随访的治疗方法,而Ⅳ级患者则接受全科医生每日上门诊治及定期电话随访。其中,诊治方法按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诊治方法进行。结果:本组65例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过程中,63例病情平稳,且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住院治疗的概率与医疗费用;另外2例患者因发生心肌梗死而住院接受治疗,其中1例发生显著好转,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程长、缠绵不愈、根治难等特点,社区医院通过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合并症针对治疗,以及上门诊治与电话随访,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实现了疾病控制率的提高。
作者:陈洪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联合应用癃闭舒胶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均应用非那雄胺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癃闭舒胶囊治疗实验组病例,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探讨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途径,促进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护理人员共10名,针对其柔性化管理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优化和完善柔性管理理论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制定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案,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保障。结果:通过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理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指导医院急诊护理管理相关工作更科学、有序地开展,可以有效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以及护理有效性,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蒲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5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接受规范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和顺产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0%,顺产率为80%,对照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顺产率为47%,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怀孕期间给其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孕妇的分娩知识,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顺产率和新生儿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杨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的饮食调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5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泻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腹泻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有效的饮食调节护理能让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让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祝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穿孔1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粘连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先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借助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用 QOL 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两组患者情绪比较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在 QOL 量表测量中,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肺功能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曾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的孕妇104例,在随机方式下将这些孕妇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两组孕妇,对照组孕妇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顿服,观察组中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给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流产结束之后,对孕妇流产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中孕妇共有48例流产有效,对照组中孕妇流产有效例数为40例,两组孕妇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显著;观察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观察组中孕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两组孕妇在该方面所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较明显,能够得到较高流产成功率,降低孕妇二次清宫率,并且出血量比较少,给孕妇带来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40例疼痛病人给予人文关怀,通过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实施优质护理,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在心理上积极辅导,帮助疼痛病人逐渐告别疼痛,获得崭新的人生[1]。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疼痛病人,大部分的病人均存在剧烈的疼痛感,每天都需要服用一定数量的镇痛药物。在长久的服药过程和治疗过程中,疼痛病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治疗不积极、态度消极等。我院对40例疼痛病人进行人文关怀,通过持续努力,改变了疼痛病人的消极态度,帮助病人更加积极的对抗疾病,通过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人文关怀,更加彻底的消除病人的疼痛感。结果:40例病人在接受人文关怀以后,心理更加积极、阳光,治疗效果更好,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结论:人文关怀作为临床治疗上的必要护理,对于疼痛病人来说,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日后需要注意人文关怀在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技巧,为病人早日康复,提供较大的帮助。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间为痔疮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组采取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完全恢复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恢复率为85.6%,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权利,而且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信息支持。因此医院需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刘芬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其是否安全。方法:选取100例前来我院就诊的要求采取保宫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得出结论。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子宫以及瘤体都有显著的缩小(P<0.05);治疗后患者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患者对此药物表现出较好的依从性。结论: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效果,方便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闫翠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血透期间应用左卡尼汀对肌肉痛性痉挛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均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血液透析方案(对照组,n=50)与取左卡尼汀注射液应用透析方案(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痛性痉挛11例,占22%;疼痛持续时间(4.2±1.0)min,程序轻微,经按压受累肌肉群及补充盐水,症状明显缓解。对照组肌肉痛性痉挛20例,占40%,疼痛持续时间(7.3±1.2)min,,痉挛程度较重,经按压受累肌群、补充盐水渐缓解。观察组痉挛发生率及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慢性肾衰透析期间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应用,对肌肉痛性痉挛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轻痛苦,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对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质量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均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