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玉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1];胎盘早剥典型症状是:中期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严重时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胎盘剥离后,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并产生高浓度的 FDP,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3]。本院于2014年5月收治1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 DIC 的患者,因诊断抢救及时,加上正确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8天顺利出院。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洗胃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洗胃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沈大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近三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提供相应防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本院职业暴露率为4.83%、3.70%、3.85%。结论: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经卡方检验计算 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祥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临床护理干预,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5)。结论:本文研究总结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总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孙秀峰;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椎间盘内压及患者疼痛感觉加以评价。结果:正常节段腰椎间盘内压和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分别为(7.8±4.3)cm H2 O,(24.3±5.9)cm H2 O。经比较,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明显高于正常节段椎间盘内压(P<0.05)。患者手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分别为(8.3±1.1)分,(2.6±0.7)分。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再次应用手术治疗,患者疼痛症状获得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广荣;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10年5月期间所救治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人员,按数字学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医治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医治结果表明,医治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时间等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和对照组患者(30.0%)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医治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子宫切除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临床差异,P<0.05。结论:借助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窦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与病变椎间隙相近的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观察无异常后再给予低浓度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少量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注入,对治疗后患者经一年随访症料症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82例,占51.3%,显效49例,占30.6%,有效16例,占10.0%,无效13例,占8.1%;本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一次成功,未出现穿破硬脊膜及硬膜外腔出血等情况。硬膜外腔注药过程中未出现心慌、恶心、呼吸困难及耳鸣、头晕现象。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痛苦小且疗程短的应用优点,可操作性强,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德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儿童保健措施对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婴儿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保健措施,观察组500例,采用加强保健措施,观察婴儿的身高与体重等体格发育情况,语言、交往、适应性、大动作以及精细动作等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结果:通过采用儿童保健措施,观察组婴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vs2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婴儿为例,对其进行有效的儿童保健措施,能够促进其体格与神经行为的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发生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如今医疗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死亡人群大多数是儿童。国家针对该现象颁布并实施了相关条例,严格规定了产出、整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的整个过程,使管理工作逐渐法制化,医院也能够进行有效监督。文章探讨了存在于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使传染疾病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姚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饮食、精神、睡眠等评分上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雪芬;秦太焕;宾玲;王改换;杨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9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临床数据。结果:在选取药物、手术用药、药物用量、药物用法等方面,干预组具有明显的合理性(P<0.01)。在合理用药中,干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风险的低和获益的大化。
作者:孙欣;刘子洪;刘志奎;张磊;张楠;鄂钢;马骏驰;马超;杨梦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71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8.75%,另外9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25%,死亡患者中有4例为中毒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治疗过程中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体质状况、病情程度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越早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欧阳习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跌倒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86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跌倒,出现跌倒的概率为13.95%;神经内科患者中年龄大、听力、视力、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易出现跌倒的情况。结论:导致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自身疾病等,对此类神经内科患者应该提前采取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的机率。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特征,探讨其规律,为完善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200例中,男女比例为1.32∶1;主要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以乡村居住地区的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皮疹、发热为主,但伴随气管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年龄、环境等因素影响着手足口病,应将重心放在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儿童,特别是要重点针对乡村地区抓好防治,做好监测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且要规范治疗。
作者:马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这对护理带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带教教师的素质问题关系到带教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点。
作者:魏菊萍;胡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现代材料学和给药系统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纳米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医药卫生行业。本文从纳米技术出发,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纳米材料,包括无机纳米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讨论了纳米药物制剂比普通药物制剂具有的更多优良性状。并且探讨了纳米材料的优点。
作者:简崇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精神科男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安全隐患。并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论:对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当地糖尿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从而为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血糖测定对当地的1360名居民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结果: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1人,糖尿病前期304人。且确诊为糖尿病的居民血糖控制不理想,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次健康体检,我们意识到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的缺乏及重要性,从而促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做好常见病的宣教工作。
作者:陈晓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病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本组研究病例中,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分别占到51.8%与18.4%。结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病原因极其复杂,这也需要引起家长与医务人员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或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作者:和玉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4例。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16%)和护理总满意度(98.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81%,88.71%),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种有效、安全、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郁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