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菊萍;胡新红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紫癜性肾炎患儿56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治疗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43%,有效率为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5.00%)和有效率(64.29%);治疗组发生19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7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外科科室的患者,并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手段,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手段之外,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之后,发现对照组的 HAMD 和 SAS 评分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观察组的 HAMD 和 SAS 评分发生下降,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对这35例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治价值。结果: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31例符合,符合率为88.6%,4例误诊,误诊率为11.4%。结论: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疾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对诊断后期临床治疗方案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86例创伤性休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液体复苏发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即限制输液速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量为2001.5±321.2,明显少于对照组输液量2720.4±406.8;经抢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者均少于对照组,且死亡2例(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8例(1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方面,限制性液体复苏通过控制患者输液速度,较之于传统液体复苏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对稳定患者的病情与生命体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方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的防范措施展开了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案例34例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精神科安全隐患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必要防范手段;主要结合精神科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进行有效排查,以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使得病患和家属都能够满意。结果:精神科安全管理隐患主要因素包括护士方面、病患方面、家属方面、管理方面及院方设施方面等。其中,这些因素中又以病患因素方面为突出。结论: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开展,可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增强护理质量。
作者:梁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经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与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3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7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3例患者获得无效,由此可知,患者恢复情况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75.0%。结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有效的使患者的恐惧与焦虑等情绪得到消除,并使患者尽快得到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郭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两组比较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5。另外,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卵巢功能恢复比较 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宫颈病变情况,准确率高,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具有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赵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癌症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实施措施及其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5月,组中共纳入对象60例,均为该期间内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中纳入对象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0例,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0%、70.0%,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观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以急性脑梗塞、颅内出血、恶性肿瘤、感染、脑水肿或脑积水为显著结果,对 Rothrock 提出的急诊头颅 CT 的选用准则在346名非创伤性急诊患者群的表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 Rothrock 准则的敏感度97.1%,潜在扫描降低率是22.8%。本研究结果证明:对于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头痛伴呕吐或精神状态改变的小于60岁的患者可以控制使用 CT。
作者:周响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10年5月期间所救治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人员,按数字学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医治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医治结果表明,医治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时间等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和对照组患者(30.0%)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医治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子宫切除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临床差异,P<0.05。结论:借助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窦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这篇文章就是用一般的方法对于我国的药品的安全的监管制度论证。为了让人民用安全的药,能够保证他们更加的健康用药,也为了让这个监管的体系能够更加的健康,对于我国用药的体制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就是讨论出的建议。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皆符合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常规手术疗法疗效更确切,同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6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通过对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7例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应用经验。结果:67例病例中,常规缝合法28例,4例患者出现胆漏,其余39例患者采用预置 T 管缝合法,1例患者出现胆漏,均通畅引流,胆漏逐渐减少消失,复查 B 超无腹腔积液后拔管,治愈出院。67例患者均无结石残留,随访12-38个月,再发胆管炎1例,结石复发2例,无胆管损伤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病例选择得当的情况下实施腹腔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恒;于杰;李留峥;向春明;保兵冰;张洪波;黄峰麟;徐雷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胃溃疡的56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8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半年后复查,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6%,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溃疡过程中,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较小。
作者:陆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60例早产儿采用静脉营养治疗手段,观察这些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6-例早产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期间,体重增长32~60克,平均每日增长48.97克,出院时60例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均达到了1500g 及以上。结论:对早产儿采取部分静脉营养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作者:雷暄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对其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产妇的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对200例产妇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之后,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第3产程短至23.4士1.21min。其中有60.5%的产妇为自然分娩,33.5%的产妇为剖宫产,6.0%的产妇为阴道助产。结论: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李晨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骨科手术中较常用的操作方法有髓腔扩大、骨膜剥离及内固定。方法:为了探讨以上几种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的影响,本文利用核素标记化合物进行骨显像的方法对16只大耳白兔进行了研究。结果:术后当天,手术一侧放射性的计数都减少,其中,内固定组减少的多(P<0.01),髓腔扩大组减少的次之(P<0.01),而骨膜剥离组减少少(P<0.01)。手术后第4天开始,手术侧计数逐渐增加,其中骨膜剥离组增加幅度较大(P<0.01),并明显高于健侧;内固定组手术侧计数已逐渐接近健侧(P>0.05),并于第9天时高于健侧(P<0.01),髓腔扩大组在手术后12天之内计数始终低于健侧,在第12天计数是0.89(P<0.05)。结论:三种手术之后,在当天长骨血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的时间里以不同速度进行恢复,恢复快是骨膜剥离组,其次是内固定组,慢的是髓腔扩大组。
作者:李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