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瑛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医治早期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人员,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B),每组40例,均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B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临床治疗,A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医治成果。结果:临床医治成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vs80.0%)、临床医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53±8.44 vs 18.2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7.5% vs 25.0%)均存在明显性临床差别,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宗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112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其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9%。其中腹腔镜特殊并发症占42.65%、手术相关并发症占51.47%、其他并发症占5.88%。具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占前三有出血、血管损伤和皮下气肿。针对多数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此外术中手术2例,再次腹腔镜6例,开腹手术2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出血、血管损伤、皮下气肿和脏器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具有相关性,应该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患者镇静、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1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麻醉用药方案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试验组病例麻醉用药方案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两组入选病例的镇静评分以及呼吸、循环等指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术毕及术后4小时的镇静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与本组用药前的呼吸循环评价指标和两组病例用药之后、手术中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用药之后以及手术中心率、血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的联合给药方案是更适合椎管内麻醉的给药方案。
作者:原宇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如何提高脑梗塞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7±3.6和25.3±6.7,81.2±9.3和55.5±8.2,两组数据间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侧枝循环建立,从而提高预后效果,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严志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穿孔1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粘连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先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护理和治疗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和投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方春燕;曹光强;张良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指标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上,其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情况,并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对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成阿奇霉素组和青霉素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阿奇霉素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霉素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阿奇霉素经常做为首先使用的药物,此药物治疗效果快,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郑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肩周炎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确诊为重症肩周炎的患者162例,按1∶1分成两组,各81例,研究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有效率98.8%高于对照组82.7%(P<0.05)。结论:重症肩周炎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有效率高,利于患者手臂恢复。
作者:丁新波;伍书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胃复胶囊和复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症、活动性、腺体减少等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比较两组胃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 VS 74.0%,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出院6月末调查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率(饮食控制依从率、运动治疗依从率、药物治疗依从率、血糖监测依从率)、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遵医行为,使其有效控制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剖腹产术后腹式输卵管绝育术的不同切口的恢复效果,来判断在剖腹产术后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中选择哪种切口更好。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服务站进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对象113例,这113例对象均有1到2次的剖腹产史,根据对象的情况将这113例对象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36例),对对照组对象采用纵行切口手术,对观察组采用原纵疤痕旁横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手术中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效果,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剖腹产术后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中,好选择原纵疤痕旁横切口手术,能有效的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杨俊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3年4月我诊所收治的150例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3%,两组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和采纳。
作者:彭胤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3月开展至2014年3月结束,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2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于股外侧切口入路,将骨折部位和股骨大粗隆部位显露出来,先复位较大的骨折部位,在复位两个断端的主干,在大粗隆的顶部下方进针,使之与股骨粗隆部位之间的夹角呈95°,按常规方式在股骨头下方及股骨颈不将长度适宜的动力髋螺钉拧入,套入钢板套筒,并固定。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研究中42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0例,25例患者于首次住院时接受胆囊切除术,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25例患者未在第1次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属于延迟胆囊切除病例,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3242.21±521.24)元,住院时间为(10.21±3.62)d,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率为4.0%,疾病再次发病入院率为0.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前的用药效果。方法:本站近年来共对100例绝经妇女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其中观察组手术前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的统计情况。结果:在对观察组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之后,其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实施之前,运用米索前列醇效果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结果:95%的患儿治愈出院,10例转上级医院治疗,讨论,精心的护理和落实健康教育,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预防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景诗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造成护理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利用有效方式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患1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护理组90例。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指派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担任护理工作。护理组利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来进行具体工作。三月之后比较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医院内实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将病患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还能够将院内护士业务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的产程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4例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患者阴道顺产率为100.0%,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轻度窒息1例,良好3例,无重度窒息。结论:对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