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黄合剂Ⅱ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6例疗效观察

胡依文;杨丹;杨蒋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降黄合剂Ⅱ号方
摘要:目的:观察降黄合剂Ⅱ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合降黄合剂Ⅱ号方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r-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PTA)等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r-GT、TBIL、PTA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黄合剂Ⅱ号方能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9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姜艾灸神厥、中脘、足三里(双)、公孙(双)等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1%,与对照组的8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痛程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艳妮;梁秋明;朱石宝;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肺炎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哌拉西林钠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哌拉西林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注射液加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邓玉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脏水通道蛋白-2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水——生命所必需成分,而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就是细胞内外水平衡的稳定.水的跨膜转运是一组与水通道密切相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水通道蛋白(AQP)类属于古老的跨膜通道蛋白家族,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也是一组与水通道密切相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水的跨膜转运对于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及作用.从1991年至1992年,研究者先后对水通道蛋白-1进行了功能鉴定和分子克隆,第一次对水通道蛋白的存在予以肯定.至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共13种.在1993年,Fushimi克隆确认了水通道蛋白-2(AQP2),是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种[1].

    作者:李思思;张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脉络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脉络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28例,进行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脉络通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高血压疗效、降压分级疗效(Ⅰ级、Ⅱ级)、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24h高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h高收缩压用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体征不良事件.结论:脉络通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降低收缩压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片,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李桂伟;刘新桥;胡思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郭宝荣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结郭宝荣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郭教授认为,热毒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因素,故以清热解毒法为主,总结出经验方治疗.强调临床运用时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以经验方加减.并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杜丽;赵泉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舌露出度一致性研究刍议

    针对现存舌诊仪存在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差的问题,围绕佳舌露治疗定位、解决措施及望舌操作方法3个方面对舌露出度的一致性研究展开论述,以期达到规范舌象采集标准,建立中医学高保真舌象仪诊断系统的目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健康辨识、疾病防治及疗效评估.

    作者:谢月敏;刘雪梅;张文天;陆小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并发症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补液治疗等.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及神经妥乐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偏瘫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风痰阻络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仙解语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偏瘫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美丽;李赵军;谭赛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PBL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异同点,通过分析PBL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优势,以及PBL教学法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具体应用情况,认为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方剂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作者:王改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50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50例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黛力新治疗,连续服药14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28例,显效1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陶金柱;段可杰;曹娟;高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是张仲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调气补虚之功.当代临床上对其应用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等,近年来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升降散源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陪赈散,再经杨璇于《伤寒温疫条辨》二次改名为升降散[1],之后得以广泛流传.杨氏强调了升降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将其推为治疗瘟疫的首要方剂,指出“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言状者,此方主之”.

    作者:王园园;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肾滋阴清火法治疗老年性失眠症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滋阴清火法治疗老年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子益肾滋阴清火法治疗,对照组14例子地西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滋阴清火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主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杨乐乐;储呈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少腹逐瘀汤治疗带下病验案1则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1].临床上常见带下过多,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湿邪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主要以除湿止带为主.但是对于带下病病程较久的病例,临床一味采取除湿止带法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病程较久的带下病患者1例,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祁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丹参多酚酸盐、地塞米松、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以改善循环、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并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0.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越轻,疗效越好,不同程度耳聋总有效率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作者:曹志;李浩;刘元献;古苑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0例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清开灵注射液合银翘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银翘散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王荣宝;杨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脑止晕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8例

    目的:观察清脑止晕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将95例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脑止晕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8.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止晕颗粒治疗疾瘀互结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耿昌;王天玲;潘洪涛;郑作峰;王泰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萎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萎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使用萎康方作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维酶素片、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胶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70%,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脉饮加味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合西药常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按需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吸入,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口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肺功能检查、临床症状问卷调查.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FEV1、FEV 1%、FEV1/FVC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稍提高,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饮能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肺功能.

    作者:罗明;邓玉艳;陈梦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参降香汤治疗小儿肺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降香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降香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以及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降香汤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鲁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柴胡、黄芩药对的研究进展

    药对即为对药,是中药配伍的小单位,遵循中药配伍的“七情合和”理论,已成为相对固定的组合形式.有研究表明,药对配伍后比单用时药效更加显著[1].配伍后的化学成分也不同于两个单一草药,产生了新的化合物[2],配伍后均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3].柴胡与黄芩合用,首见于《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中,为和解少阳方剂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配伍.《伤寒论》中柴胡类方6首,均见柴胡、黄芩的配伍.《金匮要略》中柴胡入7方,有柴胡、黄芩药对者6方[4].柴黄配伍,共奏“透散半表之邪、清泄半里之热”之功效.后世得柴黄配伍启发,按不同比例配伍开发出了柴黄颗粒、柴黄软胶囊、柴黄冻干粉针等产品,均由柴胡和黄芩2味药组成.近年来,对柴胡、黄芩这一经典药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如下,以期为更好地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煜明;李顺祥;严建业;李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