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曹奕苑

关键词:高血压病, 中药足浴,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和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护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下降情况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依从性较好.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参榆结肠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榆结肠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同时给予参榆结肠康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榆结肠康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劲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2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合葛根芩连汤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及治疗后第8周末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第4周末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8周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理顺;李心茹;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和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护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下降情况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依从性较好.

    作者:曹奕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疾病,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滑囊、软骨、肾脏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1].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白虎历节”等范畴.痛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潜在的威胁.西医运用秋水仙碱、布洛芬、泼尼松等药物,均可达到治疗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目的,但治疗后易复发且药物毒副作用大.中医药在痛风的治疗上日益彰显其独特的优势.笔者就近年来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崔玲;胡维;王银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牵引下手法调整结合McKenzie疗法改善颈曲变直、反弓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牵引下予手法调整结合McKenzie疗法对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反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反弓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下手法治疗,治疗组加用Mckenzie疗法.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DR片颈曲测量法(Borden)C值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曲C值改善程度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两组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差值及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下手法治疗对颈椎变直、反弓有确切疗效,McKenzie疗法能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并有长远效果.

    作者:陈礼彬;李世刚;曾科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9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姜艾灸神厥、中脘、足三里(双)、公孙(双)等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1%,与对照组的8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痛程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艳妮;梁秋明;朱石宝;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脉络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脉络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28例,进行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脉络通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高血压疗效、降压分级疗效(Ⅰ级、Ⅱ级)、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24h高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h高收缩压用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体征不良事件.结论:脉络通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降低收缩压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片,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李桂伟;刘新桥;胡思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9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辨证施治给予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联合甲硝唑灌肠治疗.治疗28d(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2.3%、46.2%,对照组分别为71.8%、1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将科学研究纳入实际教学过程,实现科研成果、科研资源向教学的转化,达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二是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科研献身精神、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等.

    作者:卢岩;王彤;张晶;汤继芹;郭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加中药熏洗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9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

    作者:阳姝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28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3%,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在胸痛、胸闷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

    作者:任浩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抢救竹叶青蛇伤1例报告

    竹叶青蛇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属蛙科螟亚科,管牙类毒蛇,既往人们普遍认为竹叶青蛇毒性较低,被其咬伤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因而容易被轻视.既往研究显示,一条竹叶青蛇的毒量大大低于一个成年人致死量[1],但临床上遇到的病例与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近2年在本市区内发生了3例竹叶青蛇咬伤的病例,在住院期间突然病情恶化而终导致抢救无效死亡,故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还有多例竹叶青蛇致伤患者出现明显溶血反应而导致病情危重,经过积极治疗病情能顺利康复,现将其中1例报告如下.

    作者:喻玲玲;何志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补肾化痰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肿瘤转移是现代医学名词,古代医家虽然不能认识肿瘤转移全部特性,但对转移的发生及传变早有认识.《灵枢·百病始生篇》载:“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之不去,传舍于胃肠……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胃肠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佚,不可胜论.”阐述了肿瘤由局部向远处转移的过程.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骨骼的持续性疼痛,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西医治疗骨转移疼痛多以镇痛药配合骨溶解抑制剂等,对肿瘤本身治疗作用较小,且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成瘾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更成为临床选择的障碍.而以中医中药理论为指导的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疗效确切.

    作者:杨岚兰;王文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以及临床总疗效.结果:洼田饮水试验优良率观察组为86.15%,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46%,对照组为8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琚红艳;苏优娴;薛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活络方毒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动物经口灌胃补肾活络方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确定无毒反应的剂量,以评估补肾活络方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以大浓度、大体积的补肾活络方药液经口灌胃昆明种小鼠,2次/d,测定大耐受量;以高、中、低3个剂量(生药量84、42、21g/kg)相当于临床口服剂量的40、20、10倍对SD大鼠进行连续经口灌胃给药26w,于用药13w、26w各组分别处死1/3动物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重要脏器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停药观察4w后再处死剩余1/3动物并作相同检查.结果:小鼠l天内经口灌胃补肾活络方大耐受量750g/kg,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查指标经统计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鼠经口灌胃补肾活络方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补肾活络方连续经口灌胃大鼠26w无明显毒性反应和延缓毒性反应.

    作者:林辉;黄群;符逢春;杨艳;彭桂阳;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当代中医各家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概要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更详细地认识心衰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当代有代表性的中医各家治疗心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1 名医经验论述笔者导师关继华认为,心衰主要病机为心肾阳虚;主要病理改变为气虚血瘀;主要临床表现为悸肿咳喘;主要治法是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结合临床拟定了经验方,以参附汤、芪附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人参黄芪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组成温心汤.

    作者:焦全林;关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验案1则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肾”、“水肿”、“溺毒”、“消瘅”、“关格”、“尿浊”等范畴.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外感内伤,情志失调,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和久病等.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指阴阳、气血、五脏之虚,标实指痰浊、水湿、痰血、浊毒等产物[1].曲晓璐等[2]依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本证三型(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兼证五型(外感证、水湿证、湿热证、血瘀证、湿浊证).

    作者:初立成;刘素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由刺蒺藜双向调节色素代谢探讨中药色象理论研究

    本文主要阐明刺蒺藜名称由来、功效,表述刺蒺藜对皮肤色素代谢的影响,展望刺蒺藜双向调节色素代谢分子代谢机制与中药色象理论研究关系.中药色象理论有望通过刺蒺藜双向调节色素代谢机制的研究途径进一步验证,中药色象理论是可用于指导色素代谢异常性皮肤病防治的理论.

    作者:路建伟;路世忠;路风琴;杨波涛;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予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对照组为58.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艳;杨周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从情志失调论治焦虑性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失眠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引起人们对睡眠问题的关注和研究.1 睡眠的生理基础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又称不得眠、不得卧.中医学理论认为,卫气正常运转,阴阳交泰是保证睡眠的基础.在《灵枢·口问》中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

    作者:侯琴;谭子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