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颖琴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14年收治2568例儿童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并通过每月对出院病人进行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和随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总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恐惧感,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出加强围手术的重要性,经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龚会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结合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的实际,从充分认识药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增强药剂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加强硬件建设,合理利用软件,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药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以及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配和合理用药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高志超;王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我院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时的注意事项,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分析护理这些患者时的不安全因素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收治的患者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结论: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时,要注意输液注射和病人安全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观察组实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 <0.05)。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治疗鼻窦炎时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金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综合观察12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探讨中西医两法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6年间共诊治慢性前列腺炎128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中西医两法,进行辨证施治,出院后均随访2年以上。结果:四型中显效89例,占69.5%;有效31例,占24.2%;无效8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以实证为多见,中西医两法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左福贵;赵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及时有效止血,未出现输血、子宫切除及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重点在于做好预防,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及降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珍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蕾;李二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住院患者伴有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3.12-2014.12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精神病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回顾性探析其具体的临床表现,分析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精神病伴有低钾血症的表现:行走不稳或四肢乏力者82例,约为41.0%;软瘫者27例,约为13.5%;恶心、腹胀者44例,约为22.0%;肠麻痹者4例,2.0%,无症状者43例,约为21.5%。通过适宜的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的血钾水平均已恢复正常,预后效果较好。结论:精神病患者的低钾血症表现常被精神症状所掩盖,因此临床应该定期检测器各项生化指标,及时控制治疗,避免低钾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琳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疗效,为临床上更好的护理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妊高症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现象,所占比例为27.5%,对这55例妊高症产妇实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护理。结果:所有产后出血的妊高症产妇中仅有3例因救治后仍大量出血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剩余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对具有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产妇,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存率。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对1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常规血液净化基础上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疗法(2~4ug,每周2次口服),观察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 Ca、P 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iPTH 显著下降(P <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净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张勇;冯志鹏;马燕;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2例患者都如期拔除"T"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特别是"T"管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翠兰;谢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治疗机制分析与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TNF -a、IFN -y、IL -4含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减少促炎因子含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周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同功率 He:Ne 激光对种植体骨结合面积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成年雄性犬,在每只犬的胫骨处植入4枚种植体,同时将种植体进行编号,分为 A、B、C、D(对照组)四个组,其余三组为观察组,共64枚种植体。观察组采用不同功率 He:Ne 激光垂直照射种植。在手术后的1、2、3个月分别将4只犬进行处死,留取标本进行骨磨片制作。结果:手术后1、2个月其四组无显著差异,手术3个月后 A、B 两组与 C、D 两组具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后进行低功率 He:Ne 激光两周后,可以显著加大种植体骨结合的面积。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痊愈2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1.43%。对照组35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有效率(痊愈+显效)74.2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基层医院护士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不同职称、工龄、婚姻状况等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程度,从而引起医院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作者:底幸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改善我院外四科护士对出院指导的质量,提高患者对出院指导的掌握程度。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以自愿报名方式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促进患者掌握出院指导"的主题,遵循 PDCA 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拟定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掌握出院指导的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在及时提升护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谭清华;周敏;唐菊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对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化疗和化疗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结果统计显示患者生存率上升,66.7%病例临床症状缓解,70%肿瘤缩小,63.3%血甲胎蛋白(AFP)下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和控制肝癌病患病情,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是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