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王翠兰;谢继红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术后, T 管,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2例患者都如期拔除"T"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特别是"T"管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人群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对农村人群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患病率进行调查,同时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在2010年9月-2014年9月选择我院辖区内129例居民,对居民高血压早期以及发病状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129例居民中有35例为高血压前期患者,占比例的27.1%;有29例患者确诊为高血压,占比例的22.4%。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肥胖、吸烟表现均高于健康人群,高盐、高脂饮食行为高于健康人群,家族史、糖尿病比例也高于健康人群,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我院辖区内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吸烟、饮酒均为引发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作者:万象;陈晓峰;谢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治。方法:以我院2012-2013年间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5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月~30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大有裨益。

    作者:曲野;何爱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28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

    目的:综合观察12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探讨中西医两法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6年间共诊治慢性前列腺炎128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中西医两法,进行辨证施治,出院后均随访2年以上。结果:四型中显效89例,占69.5%;有效31例,占24.2%;无效8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以实证为多见,中西医两法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左福贵;赵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总结自2012年12月开展塞丁格技术与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的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置管静脉、导管末端的位置、置管时疼痛的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置管24 h 后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破损、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置管静脉、置管手臂部位、置管时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赛定格技术行PICC 置管能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置管后舒适度。

    作者:王蓉;唐英姿;彭一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总结临床诊治的效果。结果: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进行健康干预,就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合理运动率、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率、定期检查率。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治疗以及护理,可以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刘宇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用于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4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并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可增加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减轻产妇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摸索

    目的:摸索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方法:分别对黔产莪术和郁金种植的产地环境、引种试验与分析、生产管理措施和适时采收要求等进行研究。结果:种植环境质量总体要求是Ⅱ类土地,达到2级质量标准。种子属于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播种时间5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宜。收获时间时间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为宜。结论: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有规律可循。

    作者:潘年松;刘英波;罗俊;朱诗国;许政旭;潘文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的新式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将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必要性、主要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心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反馈信息结果表明案例法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作者:沈长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心理体会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 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探讨曲美他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干预组34例。对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临床症状评分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干预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曲美他嗪胶囊。结果:干预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曲美他嗪胶囊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曾永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在心腔血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心腔血栓是一种较常见,对预后有重大影响的病变。心脏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因血栓可能脱落,是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的高危人群[1]。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出和评价心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工具[2],是监测心脏血栓变化的一种安全、无创且先进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新的超声显像方式在心腔血栓诊断领域受到重视和开发,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陆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道冲洗配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阴道洗液联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洁尔阴洗液联合双挫泰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双挫泰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洁尔阴洗液配合双挫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滴虫清除的好,并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瞿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配合

    目的:总结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3例,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包括术前心理、生活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和术前各项检查,术中配合等措施。结果:12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5周,均康复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王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品托联合利多卡因对介入治疗迷走反射的预防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拔鞘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 PCI 的462例患者,依据拔除动脉鞘管前并发症预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27例与观察组235例,对照组拔除动脉鞘管前应用利多卡因,观察组拔鞘前给予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依次比较拔鞘后血压、心率以及血管迷走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鞘后收缩压为(98.1±10.2)mmHg,舒张压为(68.4±6.9)mmHg,心率为(75.9±13.9)次/min,无血管迷走反射发生,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I 术拔鞘前给予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可显著缓解拔鞘后血压与心率异常变化,对抑制血管迷走反射具有良好价值。

    作者:王新梅;韦武;林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EGF -C 在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调控恶性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是一种特异性淋巴管生长因子,目前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VEGF -C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 VEGF -C 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惠芬;毛熙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在球后注射治疗 Graves 眼病中的做法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为球后注射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全程、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强调细节管理、细节服务,创建属于自己的护理服务品牌。

    作者:甘秀翠;王光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围期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在治疗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其中男性35例,女29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2例。TVT 组采用 TVT 手术进行治疗,TVT -O 组采用TVT -O 手术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指标,以及控制尿液溢出、增加腹压、术后咳嗽情况方面的康复情况进行记录。结果:TVT 组与 TVT -O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 TVT -O 与 TVT 组比较,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明显要少。TVT 组总有效率为96.8%与 TVT -O 组总有效率90.6%。两组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TVT 和 TVT -O 手术,在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并且 TVT -O 手术相比较之下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在手术时间上存在优势,效果更佳明显。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薄芝糖肽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 PIT、Hb、RBC、WBC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研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缓解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 <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加用薄芝糖肽,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象,改善全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麻诱导静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静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80例,均给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1-0.2mg/kg、异丙酚1-2mg/kg、阿曲库铵0.5mg/kg、瑞芬太尼2-4ug/kg 静注后以泵注瑞芬太尼10-15ug/(kg·h)镇痛。观察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3min 时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结果:各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诱导中作用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彭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