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目的:针对 COX -2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腹腔镜辅助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100例。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 COX -2的表达水平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COX -2表达水平阴性;观察组患者50例,COX -2表达水平阳性。经过腹腔镜辅助切除术后,比较两组的表达水平与疗效。结果: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术后肿瘤转移率较低,为44%,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术后肿瘤转移率为78%,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癌组织 COX -2表达水平对于腹腔镜切除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且 COX -2表达呈现阳性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率较低,且肿瘤的转移率较高,因此应当得到重视。
作者:安俊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重型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25例,对急性重型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常规基础治疗14例,12例痊愈,2例死亡。手术治疗9例,3例胆源性 SAP 患者采取胆总管切开减压并 T 管引流术后治愈,2例胰腺炎坏死感染患者进行清创引流术后治愈1例,另1例因感染为控制导致 MODS 持续加重致死亡,3例胰腺炎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术后治愈。结论:通过准确把握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纠正全身病理、生理紊乱,积极进行早期治疗,能够极大的提高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燕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重症监护病室镇静阵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监护病房需要镇静镇痛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28例采取咪达唑仑。观察并分析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症状。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0.16±0.07)min 显著短于对照组(1.56±0.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VAS 评分(2.88±0.75)分及机械通气时间(5.25±1.62)min 与对照组 VAS 评分(2.92±0.57)分与机械通气时间(5.28±1.26)min 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减弱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黄宇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找到更好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使患者身心得到健康。方法:对36例经临床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治疗疗程2-4周。结果: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8例治愈,11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0.56%。结论: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好,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复发率低,可为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孙代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2014年11月接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66.67%(40/60),研究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罗北;侯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摸索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方法:分别对黔产莪术和郁金种植的产地环境、引种试验与分析、生产管理措施和适时采收要求等进行研究。结果:种植环境质量总体要求是Ⅱ类土地,达到2级质量标准。种子属于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播种时间5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宜。收获时间时间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为宜。结论: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有规律可循。
作者:潘年松;刘英波;罗俊;朱诗国;许政旭;潘文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35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抗结核治疗,有29例患者患侧的胸腔积液达到了2.8cm 以上并能够抽出积液,进行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和胸腔置管的持续引流治疗,其中17例患者的积液完全吸收,6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胸膜肥厚粘连,6例行外科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余6例无法抽液者进行中药治疗并痊愈。结论:在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同时综合应用胸腔置管引流、外科手术、中医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杰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院前急诊。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院前不实施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4,P <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祖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治。方法:以我院2012-2013年间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5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月~30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大有裨益。
作者:曲野;何爱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38)和观察组(n -38),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同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青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方法:调查我院普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8例。术前重点训练加压式腹式呼吸、胸式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排痰训练,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第1秒肺活量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范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经我院治疗的42例骨转移瘤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对照组21例仅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8.0±1.6)d 和(25.1±6.0)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14.3±2.1)d 和(30.1±6.3)d,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次出现新的骨转移瘤例数分别为14.29%(3/21)和28.57%(6/21),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商妮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络逐痹汤加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络逐痹汤进行加减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活动分级情况。结果:8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经治疗后,功能活动分级、病变活动分期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络逐痹汤加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谊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克肟和夫西地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快缓解患儿的病情,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回顾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报道,总结产后出血的防控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根据研究资料,临床对产后出血主要护理方法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
作者:李秀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花荆榆汤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临床疗效较好,应推广使用。
作者:林茂;雷燕;谢守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心脏全名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气管或者肺组织血管的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压引明显增高引起的心脏病变的疾病。根据发病的病程长短及轻重缓急,可将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种。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原有胸部症状及肺部症状和主要表现的查体症状外,主要是患者会逐渐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少部分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平均62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神经精神症状及肺心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体征,是护理肺心病的重要环节,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强化整体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作者:任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实验班采用 PBL 教学方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讨论对 PBL 教学法的认识。结果:实验班考试的平均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超过68%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 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秉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更年期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诱发因素和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临床保健方法。结果:所有11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但是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如2例患者月经不调同时伴随轻度情绪不良,3例患者阵发性潮热、胸闷气短,2例患者失眠多梦、心悸抑郁,1例患者轻度水肿、潮热。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实施系统性的保健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