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梅
目的:研究和探讨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35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抗结核治疗,有29例患者患侧的胸腔积液达到了2.8cm 以上并能够抽出积液,进行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和胸腔置管的持续引流治疗,其中17例患者的积液完全吸收,6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胸膜肥厚粘连,6例行外科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余6例无法抽液者进行中药治疗并痊愈。结论:在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同时综合应用胸腔置管引流、外科手术、中医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杰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髂骨镶嵌植骨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方法:本组26例各类骨折不愈合患者,均行断端瘢痕组织清理、选用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自体髂骨镶嵌植骨综合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跟踪随访12-24个月,26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和肘关节评分、VAS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因素包括肢体损伤程度、内固定选择及过早活动等。正确选择固定方法、瘢痕组织清理、自体髂骨镶嵌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活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初次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和病理回顾性分析。采用中文版低视力生存质量量表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中的生活质量数据。结果:在术前和术后两次量表测量中,克朗巴赫α的系数分别为0.89和0.96。术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57.1±4.87)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82.4±3.26)分。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产生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余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简要探究。方法:在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药物阿奇霉素,观察组患者接收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盐酸多西环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76.92%、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80.77%(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总例数为1例,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例(P <0.05)。结论: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负担,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潘娅娅;栾泽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输卵管结扎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近5年以来我院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68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美国生育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为根据对68例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36例Ⅰ期,27例Ⅱ期,5例Ⅲ期。所有的68例患者在结扎术之前并未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体征症状和病史,在结扎之后出现了进行性的加重痛经以及盆腔痛等症状,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没有效果之后,实施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经过镜下取活检证实该病。结论:如果在输卵管结扎术后出现盆腔包块而痛经以及腹痛等现象,必须要及时的实施腹腔镜检查,这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治十分有利。
作者:吴会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穿孔病患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浆肌层加强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大网膜覆盖加强修补术治疗,而后分析两组病患的手术各指标和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6.67%;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大网膜加强修补术可以有效的提升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恢复速度。
作者:唐安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护理专业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课程专业,其教学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护理实验教学的封闭性弊端非常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提出和应用乃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概念,并就其实施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浅要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作者:陈资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体内各项生理指标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对机体损害轻微、安全性高等优点[1],因此,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45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有所好转,还有5例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愈有效率为75%;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治愈率,终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水平的加快。
作者:钱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作者:任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9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分别为(54.21±6.84)和(39.2±7.8),对照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为(53.84±7.54)和(47.8±8.2),观察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在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家庭和谐方面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光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住院观察的老年病人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健康知识口头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空腹查血,按时测血糖率高于对照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老年病人按时服药,空腹抽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丽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围术期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对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即口头宣教结合文字资料,观察组采用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对患者知信行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知信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
作者:洪芳芳;陈才;谭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更年期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诱发因素和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临床保健方法。结果:所有11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但是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如2例患者月经不调同时伴随轻度情绪不良,3例患者阵发性潮热、胸闷气短,2例患者失眠多梦、心悸抑郁,1例患者轻度水肿、潮热。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实施系统性的保健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治疗机制分析与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TNF -a、IFN -y、IL -4含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减少促炎因子含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周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舒适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按照病情需要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住院过程中予以观察组患者以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予以乳腺癌术后患者以细致完善的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汪翠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因 COPD 所致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构建人工气道后进行机械通气。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后24h 的通气指标和氧合指标对比,(P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 VAP 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COPD 所致的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峰;郑大伟;彭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找到更好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使患者身心得到健康。方法:对36例经临床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治疗疗程2-4周。结果: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8例治愈,11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0.56%。结论: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好,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复发率低,可为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孙代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