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麻诱导静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观察

彭贤

关键词: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诱导静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80例,均给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1-0.2mg/kg、异丙酚1-2mg/kg、阿曲库铵0.5mg/kg、瑞芬太尼2-4ug/kg 静注后以泵注瑞芬太尼10-15ug/(kg·h)镇痛。观察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3min 时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结果:各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诱导中作用明显,安全性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更年期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诱发因素和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临床保健方法。结果:所有11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但是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如2例患者月经不调同时伴随轻度情绪不良,3例患者阵发性潮热、胸闷气短,2例患者失眠多梦、心悸抑郁,1例患者轻度水肿、潮热。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实施系统性的保健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慢病管理模式的开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4.01-2014.12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4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73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73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慢病管理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运动、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以及饮酒等恶性生活方式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慢病管理,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

    作者:吴金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病患共计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针对治疗组采用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针对对照组则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属于传统治疗术,然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数据的比较,主要包括对其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否切除子宫、是否出现死亡情况、是否有任何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对两组病患的以上情况加以比较。结果:相比较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和手术时间来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对患者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明显发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具有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够迅速止血、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患者的出血量也相对较少、还具有可保留子宫的优点,对于患者的症状可以加以有效控制,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也有显著的疗效,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士红;秦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8例肺心病患者护理体会

    肺心脏全名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气管或者肺组织血管的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压引明显增高引起的心脏病变的疾病。根据发病的病程长短及轻重缓急,可将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种。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原有胸部症状及肺部症状和主要表现的查体症状外,主要是患者会逐渐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少部分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平均62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神经精神症状及肺心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体征,是护理肺心病的重要环节,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强化整体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初次白内障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分析初次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和病理回顾性分析。采用中文版低视力生存质量量表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中的生活质量数据。结果:在术前和术后两次量表测量中,克朗巴赫α的系数分别为0.89和0.96。术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57.1±4.87)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82.4±3.26)分。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产生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余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于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了解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处于妊娠期的100位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期研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饮食控制、心理护理以及运动指导等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后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高度,从而降低生产时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作者:赖世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药品管理

    本文结合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的实际,从充分认识药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增强药剂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加强硬件建设,合理利用软件,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药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以及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配和合理用药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高志超;王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我院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时的注意事项,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分析护理这些患者时的不安全因素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收治的患者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结论: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时,要注意输液注射和病人安全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急诊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法对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护理质量提出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成功收回268份(95.71%);患者满意度高为96.64%,低为60.45%,在就诊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方面护理满意度较低。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以此使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吉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定期复查,有2例患者出现骶尾部胀痛,1例患者存在血尿症状,1例患者有引道排液现象,经过用药护理后症状都已消失。结论:78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经期长、经量多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子宫肌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秦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5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7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9%(63/65)和98.4%(64/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4%、78.3%),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爱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出加强围手术的重要性,经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龚会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及时给予大脑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试验组给予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对照组常规关颅缝皮。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重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分别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脑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许磊;孙强;田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花荆榆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花荆榆汤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临床疗效较好,应推广使用。

    作者:林茂;雷燕;谢守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Baird -Jackson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愈合快,可作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伊延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临床带教体会

    针对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分析其原因,总结临床带教体会。强调以护理服务理念教育为基础,注重沟通,注意保护实习生自尊,建立新颖的带教关系。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标进行带教。

    作者:戴文娟;吕明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配合

    目的:总结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3例,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包括术前心理、生活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和术前各项检查,术中配合等措施。结果:12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5周,均康复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王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体内各项生理指标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对机体损害轻微、安全性高等优点[1],因此,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从临床治疗、功能恢复、患者心理等方面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在2009-2014年期间由我院收治入院的308例因四肢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将其中19例发生钢板断裂的患者与其余四肢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比较,通过治疗方案中的差异来总结钢板断裂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术后发生钢板断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用不恰当的内固定材料;第二、术中医务人员不规范的操作;第三、患者的主观保护意识差;第四、不恰当的术后功能锻炼。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时,应该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术中操作,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物,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患者的术后锻炼,根据各个恢复阶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作者:王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重症药疹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艾滋病重症药疹的观察,护理方法的分析。结果:42例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的创面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继红;王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