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明
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应用。通过对6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达到愉快状态,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64名患有糖尿病,且空腹血糖控制好(5-7mmol /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取抽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对这些患者的餐后血糖值进行测量记录,并根据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进行分组,其中平均血糖≥10。0mmol /L,HbAlc≥8.1%,平均含量为(8.4±1.7)mmol /L 的患者被列入第一组;此外平均血糖≤8.0mmol /L,HbAlc≤6.5%,平均含量为(6.4±1.0)mmol /L 的患者被列入第二组。经过分析对比的研究方法对餐后2小时血糖有差异的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研究[1]。结果:所有经过严格空腹血糖控制的研究对象在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对其餐后2小时血糖状况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对比可得,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不好的患者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明显高于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如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其发生脑中风、高血压、视网膜的病变以及糖尿病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其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对控制及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具有显著意义。如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状态极易导致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和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声像图像,同时对其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到我院来进行超声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出具有泌尿系统畸形,同时对这些图像资料进行分析,一共30例,同时将诊断结果和引产之后病理解剖或是分娩后体检随机访问的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0例畸形者中,肾积水、单侧肾、发育不良、马蹄肾、多囊肾、肾囊肿分别占36.7%、13.3%、10%、3.3%、6.7%、30%。其中20例引产,7例分娩,3例为死胎,产前超声检测与产后状况相一致的患者为29例,出现误诊状况的患者为1例,误诊类型是肾积水,经过随访后发现分娩后胎儿肾积水消失。结论:超声诊断对于胎儿的泌尿系统畸形诊断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及价值,在现实条件下,孕妇是需要进行定时进行超声诊断,同时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跟踪,以此来减少畸形的发生机率。
作者:刘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总结自2012年12月开展塞丁格技术与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的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置管静脉、导管末端的位置、置管时疼痛的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置管24 h 后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破损、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置管静脉、置管手臂部位、置管时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赛定格技术行PICC 置管能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置管后舒适度。
作者:王蓉;唐英姿;彭一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阴道洗液联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洁尔阴洗液联合双挫泰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双挫泰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洁尔阴洗液配合双挫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滴虫清除的好,并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瞿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的新式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将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必要性、主要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心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反馈信息结果表明案例法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作者:沈长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取紫外线光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3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而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付合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中存在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于后期落实,观察改进效果。结果:2013年医院临床工作中比较突出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有47件,包括护理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带教不尊重、多收费等,经2014件整改后,存在的问题下降至9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需重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改进,才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如;贺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针对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分析其原因,总结临床带教体会。强调以护理服务理念教育为基础,注重沟通,注意保护实习生自尊,建立新颖的带教关系。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标进行带教。
作者:戴文娟;吕明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 PCI 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的对比。方法: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对102例 ST 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51例患者进行 PCI 治疗方法,作为 P 组,51例患者进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作为 A 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P 组的死亡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 A 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比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急诊 PCI 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的效果,急诊 PCI 法更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明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对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化疗和化疗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结果统计显示患者生存率上升,66.7%病例临床症状缓解,70%肿瘤缩小,63.3%血甲胎蛋白(AFP)下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和控制肝癌病患病情,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是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作者:任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方法:调查我院普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8例。术前重点训练加压式腹式呼吸、胸式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排痰训练,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第1秒肺活量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范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分级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脑出血术后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及时接受降颅压、止血、激素及神经营养等针对性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对性分级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分级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琴;张丽珍;冯景;成玉红;李秀敏;马楠娣;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其年龄分为婴幼患儿组和年长患儿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肺外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在低热(≤38℃)、高热(>39℃)、咳嗽、湿罗音、喘鸣、胸部 X 线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热(38~39℃)以及肺外表现比较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 MPP 患儿在发热、肺部体征以及胸部 X 线片等临床体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肺外表现上差异并不明显。
作者:卢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治。方法:以我院2012-2013年间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5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月~30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大有裨益。
作者:曲野;何爱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氨茶碱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5.9%,而且实验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学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的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选择传统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少,有利于身体恢复,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祝银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孕囊穿刺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愈30例,失败10例,研究组治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 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 >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 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24.1±5.5)d 明显短于对照组(47.9±8.1)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转经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 MTX 联合孕囊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优势显著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血β-HCG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转经时间,减少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出院,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际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2例患者都如期拔除"T"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特别是"T"管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翠兰;谢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