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段学芳

关键词:氨茶碱, 环丙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氨茶碱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5.9%,而且实验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

    目的:更好的了解体外循环的整个过程,以及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和体外循环病人观察和护理的重点,为体外循环提供更加有效配合。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体外循环的概括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结果:许多护士对体外循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更好了配合了医生的工作和病人病情的愈合。结论:体外循环是一台重大手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医护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了体外循环的的各种操作才能更好了为病人服务。

    作者:潘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已发展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人群逐步向年轻女性扩展。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手术破坏性大,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躯体方面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围手术期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观察组实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 <0.05)。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治疗鼻窦炎时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金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初次白内障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分析初次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和病理回顾性分析。采用中文版低视力生存质量量表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中的生活质量数据。结果:在术前和术后两次量表测量中,克朗巴赫α的系数分别为0.89和0.96。术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57.1±4.87)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数为(82.4±3.26)分。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初次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产生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余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BL 在 ICU 护理实习教学中运用心得与体会

    PBL 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PBL 教学法利用创建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各种或复杂或实际的真实性问题,来学习掌握问题背后隐含的科学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加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其优点在于鼓励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将 PBL 学习法运用在 ICU 护理实习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还有利于护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作者:黄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均采取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同时每日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一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体重和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体重均比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上晚期肺癌患者,为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采取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斌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2例内科腹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内科腹痛疾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所接收的82例内科腹痛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且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2例腹痛患者中,有31例为急性胃肠炎(37.8%),22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26.8%),20例为肝胆胰腺疾病(24.4%),6例为前列腺疾病(7.3%),3例为腹主动脉夹层(3.7%)。结论:在临床上内科腹痛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症状,临床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人的既往病史,且予以系统的身体检查,以便明确其发病原因,提升疾病的诊断效果。

    作者:潘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与消毒隔离现状

    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不同的新发传染病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进行讨论。旨在为医院的传染病监管提供可参考依据,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王世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600mg 硫辛酸混合250ml 生理盐水治疗;给予对照组静脉滴注500μg 甲钴胺混合100ml 生理盐水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1)。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

    作者:谢红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对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存在黄疸的新生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加蓝光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蓝光治疗加开塞露灌肠治疗,分析两组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排便次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胎便排空的时间、黄疸持续的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实施常规药物及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开塞露灌肠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米艳丽;于新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功率 He:Ne 激光对种植体骨结合面积影响的动物实验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功率 He:Ne 激光对种植体骨结合面积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成年雄性犬,在每只犬的胫骨处植入4枚种植体,同时将种植体进行编号,分为 A、B、C、D(对照组)四个组,其余三组为观察组,共64枚种植体。观察组采用不同功率 He:Ne 激光垂直照射种植。在手术后的1、2、3个月分别将4只犬进行处死,留取标本进行骨磨片制作。结果:手术后1、2个月其四组无显著差异,手术3个月后 A、B 两组与 C、D 两组具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后进行低功率 He:Ne 激光两周后,可以显著加大种植体骨结合的面积。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实验教学环节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点,科学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巩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机会与平台,对本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护理学实验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柯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内镜下注射和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注射与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患者35例。A 组给予内镜下注射与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B 组给予内镜下注射与喷洒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的再次出血率与出血量。结果:治疗一段时间之后,A 组患者止血率为97.1%,B 组患者止血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 B 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注射与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止血快、出血量少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晋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护理专业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课程专业,其教学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护理实验教学的封闭性弊端非常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提出和应用乃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概念,并就其实施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浅要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作者:陈资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来本院体检中心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结果:对照组6个月前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干预前后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见表2,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营养膳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痊愈2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1.43%。对照组35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有效率(痊愈+显效)74.2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道冲洗配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阴道洗液联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洁尔阴洗液联合双挫泰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双挫泰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洁尔阴洗液配合双挫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滴虫清除的好,并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瞿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接受痔手术治疗的76例环形混合痔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单纯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8例患者采取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肛管大收缩压、肛管静总压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能有效减轻肛管高压状态,且不会导致肛门失禁的发生,是临床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胆汁性腹膜炎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胆汁性腹膜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23例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误诊、2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共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2.6%(19/23)。结论:针对于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而言,对患者尽早的诊断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尚金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简要探究。方法:在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药物阿奇霉素,观察组患者接收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盐酸多西环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76.92%、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80.77%(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总例数为1例,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例(P <0.05)。结论: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负担,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潘娅娅;栾泽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