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与消毒隔离现状

王世培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 消毒隔离, 现状
摘要: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不同的新发传染病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进行讨论。旨在为医院的传染病监管提供可参考依据,加强监管力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产褥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较参照组(80.43%)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颖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增强护士临床健康教育能力,满足未来临床工作的需要,教师应在教学前、中、后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讲授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技能,以达到让学生领会、理解知识目标和向个体、家庭、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目标要求。结果: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的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作者:胡直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2-2015.02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约为93.48%(43/4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发生率4.35%(2/4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4%(6/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于冬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28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

    目的:综合观察12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探讨中西医两法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6年间共诊治慢性前列腺炎128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中西医两法,进行辨证施治,出院后均随访2年以上。结果:四型中显效89例,占69.5%;有效31例,占24.2%;无效8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以实证为多见,中西医两法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左福贵;赵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的作用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细节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状况与2013年1月~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护理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两阶段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收回及时度、供给及时度、包装质量以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服务意识、专科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

    作者:陈晓芝;唐素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出加强围手术的重要性,经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龚会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300例神经外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对临床神经外科患者关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50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为83.33%,且应用了7类17种抗菌药物,并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类为主要的抗菌药物;同时,250例患者平均总住院费用为6300元,而抗菌药物平均总费用为500元,占了平均总药费的17.86%;92%的患者为单一用药,且92%的患者用药是为了术后干预的预防与治疗,术前给药仅占8%。结论:对于临床神经外科患者,需合理控制其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陈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8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EZ /4HR)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患者抗结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 III ~IV 白细胞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痰涂片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有效预防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

    作者:黄娟丽;何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实验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 Harr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 Harris 评分比较发现,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尽管二者 Harris 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值得借鉴。

    作者:罗晓东;卢勤龙;庾盛平;何山;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于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10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联合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2h 以及术后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之传统缩宫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2h、24h 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所需时间,不失为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探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较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教学质量在取得提升的同时,又一事件影响到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整个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文中从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相关策略。

    作者:余龙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01-2014.12收治的37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保守治疗、经皮穿刺积液腔抽取积液术、钻孔外引流术、去骨瓣开颅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硬膜下积液治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硬膜下积液的量、积液部位以及骨窗和积液的关系等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周国灿;苏联春;曾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回顾性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和患者不仅仅关注的是手术的成败与否,也更加关注术后防护与恢复,但是在术后,可能会引发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针对防护以外情况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采用抗菌药物来达到防护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妇产科围手术期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本文,不仅仅给医学药物的使用提供理论分析,也为广大女性的健康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作者:周金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院职工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基层工会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指导下,在带领职工群众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如何开展好职工文化生活,笔者作为基层工会组织的一名负责人,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和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声像图像,同时对其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到我院来进行超声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出具有泌尿系统畸形,同时对这些图像资料进行分析,一共30例,同时将诊断结果和引产之后病理解剖或是分娩后体检随机访问的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0例畸形者中,肾积水、单侧肾、发育不良、马蹄肾、多囊肾、肾囊肿分别占36.7%、13.3%、10%、3.3%、6.7%、30%。其中20例引产,7例分娩,3例为死胎,产前超声检测与产后状况相一致的患者为29例,出现误诊状况的患者为1例,误诊类型是肾积水,经过随访后发现分娩后胎儿肾积水消失。结论:超声诊断对于胎儿的泌尿系统畸形诊断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及价值,在现实条件下,孕妇是需要进行定时进行超声诊断,同时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跟踪,以此来减少畸形的发生机率。

    作者:刘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及时有效止血,未出现输血、子宫切除及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重点在于做好预防,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及降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珍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操作,研究组43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与机体功能恢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程胎心监测的方法及必要性探讨

    产程监护涵盖很多内容,包括产程中胎儿宫内状况监测、产程进展监测、孕妇情况监测和麻醉镇痛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监护是采用人工及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法对胎儿宫内安全进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积极加以处理。全面系统的胎儿宫内状况评估和管理有助于有效识别胎儿宫内缺氧,减少不必要的产时干预,降低剖宫产率,进而保障母婴安全。本文主要就胎儿宫内状况监测的方法和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魏霞霞;张政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5例,回归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占同期异位妊娠者的1.1%,治疗前,9例确诊,16例出现误诊,经全子宫切除或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成功率100%。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常见,易出现误诊,借助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罗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