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春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简要探究。方法:在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药物阿奇霉素,观察组患者接收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盐酸多西环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76.92%、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80.77%(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总例数为1例,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例(P <0.05)。结论: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负担,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潘娅娅;栾泽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对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化疗和化疗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结果统计显示患者生存率上升,66.7%病例临床症状缓解,70%肿瘤缩小,63.3%血甲胎蛋白(AFP)下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和控制肝癌病患病情,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是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名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儿童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61%,对照组为23.0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经我院治疗的42例骨转移瘤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对照组21例仅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8.0±1.6)d 和(25.1±6.0)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14.3±2.1)d 和(30.1±6.3)d,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次出现新的骨转移瘤例数分别为14.29%(3/21)和28.57%(6/21),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商妮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病管理模式的开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4.01-2014.12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4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73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73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慢病管理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运动、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以及饮酒等恶性生活方式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慢病管理,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
作者:吴金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4%(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 PICC 置管术后术肢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12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轻度有4例;中度有2例,重度有1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84%。结论:PICC 置管术后术肢机械性静脉炎可以通过护理干预进行有效防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郦筱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急诊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法对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护理质量提出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成功收回268份(95.71%);患者满意度高为96.64%,低为60.45%,在就诊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方面护理满意度较低。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以此使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吉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为球后注射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全程、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强调细节管理、细节服务,创建属于自己的护理服务品牌。
作者:甘秀翠;王光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72例肝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2.7%;对照组患者有6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1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明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孕囊穿刺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愈30例,失败10例,研究组治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 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 >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 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24.1±5.5)d 明显短于对照组(47.9±8.1)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转经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 MTX 联合孕囊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优势显著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血β-HCG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转经时间,减少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出院,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际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82例肺炎患儿均为我院在2013月3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7.56%,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912.98)d;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8.29%,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945.8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肯定,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较高,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14年收治2568例儿童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并通过每月对出院病人进行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和随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总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恐惧感,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产褥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较参照组(80.43%)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颖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综合观察128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探讨中西医两法辩证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6年间共诊治慢性前列腺炎128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采取中西医两法,进行辨证施治,出院后均随访2年以上。结果:四型中显效89例,占69.5%;有效31例,占24.2%;无效8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以实证为多见,中西医两法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左福贵;赵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现阶段口腔内科的治疗内容、治疗特点和治疗病例,总结出患者在口腔内科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帮助口腔内科疾病患者顺利康复。方法: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病人进行样本抽取,资料收集之后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样本的病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患者男性居多,未成年儿童患病人数也较多,样本患者病情均顺利康复。结论:人们提高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进行口腔问题的治疗和防护。
作者:吕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将所有的产妇进行平均分,分为100例研究组产妇与100例对照组产妇,研究组产妇给予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照组产妇常规的监护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结果:在产妇分娩之后的2小时内、2-4小时内,观察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发现2小时内研究组有2例产妇出血,2-4小时内有5例产妇出血;对照组2小时内、2-4小时内分别为10例产妇出现出血现象、20例产出血,出血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产妇进行自然分娩,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可有效降低出血率,对产妇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Baird -Jackson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愈合快,可作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伊延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的具体指导意义,并对非手术治疗预后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和数据说明。方法:选择2011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目前临床医学中所用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相关标准对其实施分期,并探讨不同分期下的患者具体生存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5%、63.1%以及47.2%,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上段食管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生存期要明显优于中断以及下段,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进行比较,其生存差异所具有的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目前临床医学中所用的食管癌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标准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较好的预估,患者的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以及解剖位置也能够作为分期相关的因素加以讨论以及考虑。
作者:魏景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已发展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人群逐步向年轻女性扩展。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手术破坏性大,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躯体方面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围手术期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