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

余峰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肺炎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82例肺炎患儿均为我院在2013月3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7.56%,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912.98)d;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8.29%,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945.8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肯定,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较高,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观察组实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 <0.05)。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治疗鼻窦炎时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金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 =47)和微创组(n =47)。传统组行开放手术取石术,微创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传统组和微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95.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均是肾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但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泉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出加强围手术的重要性,经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龚会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完成 RCT 的120颗患牙为临床观察对象,分成一次性治疗组与常规性对照组,分析 RCT 的质量。治疗2年后回访,评价 RCT2年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疗效均较好,无显著差别,治疗组有7例术后有疼痛反应占12%,对照组有4例术后疼痛反应占7%。结论:两组疗效均较好,但一次性 RCT 优于常规 RCT。

    作者:郭绍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孕囊穿刺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愈30例,失败10例,研究组治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 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 >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 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24.1±5.5)d 明显短于对照组(47.9±8.1)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转经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 MTX 联合孕囊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优势显著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血β-HCG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转经时间,减少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出院,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际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38)和观察组(n -38),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同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青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单孔钻颅引流术的观察

    目的:总结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彻底引流,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1例复发,再次钻孔引流后痊愈,术后颅内积气5例,1月后复查 CT,积气消失。结论: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明确,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是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分析

    目的:对输卵管结扎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近5年以来我院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68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美国生育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为根据对68例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36例Ⅰ期,27例Ⅱ期,5例Ⅲ期。所有的68例患者在结扎术之前并未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体征症状和病史,在结扎之后出现了进行性的加重痛经以及盆腔痛等症状,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没有效果之后,实施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经过镜下取活检证实该病。结论:如果在输卵管结扎术后出现盆腔包块而痛经以及腹痛等现象,必须要及时的实施腹腔镜检查,这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治十分有利。

    作者:吴会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76例,根据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原因,选择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观察各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98.68%,除了恶性肿瘤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外,其他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均已基本恢复健康,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针对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不同穿孔原因和不同穿孔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接受痔手术治疗的76例环形混合痔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单纯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8例患者采取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肛管大收缩压、肛管静总压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能有效减轻肛管高压状态,且不会导致肛门失禁的发生,是临床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科技的进步也使21世纪的医疗条件有了一个质的飞越,人们看病不再困难,有了国家的保障,重病也变得简单。当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降低了各种疾病所带来的死亡率、伤残率。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疾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一般在50-70岁之间,所以这也表示老年人的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发,目前还没有找出确切的原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我国还走在探究的道路上,研究出一系列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硝苯地平,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关键性药物,它已经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投入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在临床治疗中也收到了颇好的效果。所以,对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我做出以下论述,进行分析。

    作者:杜梓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操作,研究组43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与机体功能恢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比较曲马多与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曲马多及小剂量氯胺酮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所起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小剂量氯胺酮)与对照组(曲马多),每组各有31例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并记录拔管后1、2、3、4小时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简称 VAS),及再次要求镇痛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3、4小时的 VAS 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再次要求镇痛时间小于观察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手术完成后,具有明显抑制疼痛的作用。

    作者:李胜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克肟和夫西地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快缓解患儿的病情,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应用及灭菌失败原因的探索

    目的:掌握低温灭菌的操作规范,熟悉低温灭菌失败的原因。方法:依据低温灭菌原理和规范的灭菌操作要求,选择正确的灭菌模式,合理的包装,装载。结果:通过对灭菌后物品的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达到手术器械物品的安全使用。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新型低温灭菌技术。

    作者:丁秀琴;高学萍;苏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5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全部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有25例,对全部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米力农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8例患儿获得治愈,6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4例患儿获得治愈,7例患儿治疗有效,4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心率以及血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米力农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能够使患儿心肌酶、心率以及血压恢复正常,推动患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作者:张大海;韩艳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小学生牙周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牙周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本地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的2000名中小学生为分析样本,统计牙周病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2000名中小学生中,共有1368名发生了牙周疾病,导致中小学生发生牙周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义齿的佩戴、细菌感染、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且不同因素所导致的中小学生牙周病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义齿佩戴、细菌感染、心理、遗传、内分泌等各方面因素均能影响中小学生的牙周病发生率,通过严格控制各项牙周疾病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明显降低其牙周病的发生率。

    作者:宋喜容;李榕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6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重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处置。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其中18例(30.00%)治愈,32例(53.33%)好转,8例(13.33%)报病危后自动出院,2例(3.33%)死亡。结论:对 CLF 患者的护理涉及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改善 CLF 患者的预后。

    作者:饶双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72例肝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2.7%;对照组患者有6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1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明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