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
目的:分析2014年上半年生化室危急值数据,以便进一步完善危急值制度。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收集检验科生化室2014年上半年的危急值数据,统计危急值发生率、科室分布及假危急值发生例数。结果:2014年上半年共有危急值2953个,K +多,其次是高敏肌钙蛋白 T(hs -cTnT)。危急值发生率高的项目是 hs -cTnT,为9.1%,其次是血钾,为2.0%。危急值发生例数多的科室为心内科,其次是重症监护室。假危急值共55例。结论:定期对危急值进行检查和回顾,才能持续完善危急值制度,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何穗;毛福青;肖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克隆恩病是一种肠道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情迁延、反复,难以治愈。目前认为免疫机制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英夫利昔(类克)是一种人鼠嵌和的单克隆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克隆恩病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亦已开始应用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患者[1]。由于类克为一种生物制剂,临床使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需要数月至数年的持续性治疗,其护理方面亦有特殊要求,现将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8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EZ /4HR)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患者抗结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 III ~IV 白细胞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痰涂片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有效预防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
作者:黄娟丽;何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9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血压测量、认知能力测评等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临床信息,采用 SPSS 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采用 t 检验,对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除中度和重度高血压之间的 MMSE 分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 MMSE 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的 MMSE 分数明显高于不服用药物的患者,经检验,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5年的患者 MMSE 分数明显高于病程≥15年的患者,经检验,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程度、是否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病程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及时对高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
作者:谭仁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2-2015.02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约为93.48%(43/4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发生率4.35%(2/4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4%(6/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于冬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改善我院外四科护士对出院指导的质量,提高患者对出院指导的掌握程度。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以自愿报名方式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促进患者掌握出院指导"的主题,遵循 PDCA 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拟定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掌握出院指导的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在及时提升护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谭清华;周敏;唐菊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研讨妈富隆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疗效如何,分析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研究分析我妇科科室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诊治的124例绝经过渡期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本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组患者使用药物妈富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清中三种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对于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药物妈富隆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出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莉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72例肝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2.7%;对照组患者有6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1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明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 PIT、Hb、RBC、WBC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研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缓解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 <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加用薄芝糖肽,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象,改善全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腔血栓是一种较常见,对预后有重大影响的病变。心脏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因血栓可能脱落,是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的高危人群[1]。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出和评价心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工具[2],是监测心脏血栓变化的一种安全、无创且先进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新的超声显像方式在心腔血栓诊断领域受到重视和开发,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陆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相对于晚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比较其分别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为患者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晚发组78例(男≥55岁,女≥65岁)和早发组74例(男〈55岁,女〈65岁),对两组患者的体内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追踪其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早发组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晚发组(P〈0.05~P〈0.01),早发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多,而且早期冠心病较晚期预后较差。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与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陈传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76例,根据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原因,选择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观察各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98.68%,除了恶性肿瘤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外,其他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均已基本恢复健康,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针对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不同穿孔原因和不同穿孔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肾脏、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皮肤等,肝脏并非 SLE 的主要靶器官,但约40%的 SLE 患者出现转氨酶增高[1-4]。有研究显示:在 SLE 肝损害的患者中,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不适,有症状者也缺乏特异性,主要以纳差、乏力和腹胀多见[5]。临床医生对 SLE 认识不足,极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急性胰腺炎是 SLE 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现报道一例如下:
作者:熊灿;周力;刘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其伴随有焦虑或抑郁,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进行 SAS 和 SDS 的测评。严格控制单一变量,对治疗组的患者,按照一定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服用药物两周之后,再一次进行 SAS 和 SDS 的测评。结果:患者在接受受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的 SAS 和 SDS 的测量标准分,其标准分均显著的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疼痛缓解程度更为明显。治疗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治疗组中,检查发现基本节律为窦性者的有71名患者,对照组中有65名患者。结论:经临床实践,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症的有效药物,具有兴奋特性,药物见效快。
作者:保明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主动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心脏全名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气管或者肺组织血管的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压引明显增高引起的心脏病变的疾病。根据发病的病程长短及轻重缓急,可将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种。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原有胸部症状及肺部症状和主要表现的查体症状外,主要是患者会逐渐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少部分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平均62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神经精神症状及肺心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体征,是护理肺心病的重要环节,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强化整体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胆汁性腹膜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23例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误诊、2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共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2.6%(19/23)。结论:针对于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而言,对患者尽早的诊断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尚金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科技的进步也使21世纪的医疗条件有了一个质的飞越,人们看病不再困难,有了国家的保障,重病也变得简单。当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降低了各种疾病所带来的死亡率、伤残率。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疾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一般在50-70岁之间,所以这也表示老年人的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发,目前还没有找出确切的原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我国还走在探究的道路上,研究出一系列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硝苯地平,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关键性药物,它已经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投入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在临床治疗中也收到了颇好的效果。所以,对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我做出以下论述,进行分析。
作者:杜梓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肿瘤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调控恶性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是一种特异性淋巴管生长因子,目前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VEGF -C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 VEGF -C 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惠芬;毛熙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结合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的实际,从充分认识药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增强药剂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加强硬件建设,合理利用软件,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药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以及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配和合理用药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高志超;王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