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蕾;李二曼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于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10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联合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2h 以及术后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之传统缩宫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2h、24h 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所需时间,不失为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582例,分成留置针22G 和24G 两组,常规穿刺,观察常见并发症。结果:4G 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22G 留置针。结论:24G 留置针适用于普通药物的输注优于22G。要减少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熟练并规范技术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宁;方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5个关键节点,以保持生产过程稳定、膜袋成型完好、规避不溶性微粒侵入药液、降低漏液率,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方法:在生产线近端加装压缩空气缓冲罐、颈热合模具纳米涂层、加装离子风嘴、灌封间温度恒定、探索成品佳灭菌出锅温度等措施以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结果:明显降低输液不溶性微粒含量,有效避免生产性和继发性膜袋开裂,将成品合格率由97.9%提高到99.9%。结论: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关键节点,可使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过程平稳、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事实证明,文中采用的方法值得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企业在厂房设施设备建设中借鉴和应用。
作者:宁书慧;王淼;方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小儿腹泻,还可以称为婴幼儿消化不良症,是小儿时期受外力因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症,大多数婴幼儿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作者:李晓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的信息化为护理管理提供了"实现过程控制"的平台、促进了护理流程的进步和标准化、加强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无缝隙连接,促进了护理管理精的细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1]。同时,思考如何打造理想的护理信息系统、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段,优化流程,为护士提供更方便、更简化的工作模式,以及思考更好地利用护理信息化落实安全、提升品质、降低成本、促进护理专业发展也对护理相关管理者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作者:刘春玲;贾晓磊;周勇;滕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Baird -Jackson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愈合快,可作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伊延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所谓赏识管理,指的就是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的方法,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工作的信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临床护士承担着照顾病人的重要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会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不可承受的痛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临床护士管理的过程中,加入赏识管理的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临床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艳梅;田虹;曹军华;王晓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药饮片的调剂是指根据医师临床处方将中药饮片准确地配制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操作过程,也就是俗话说的"抓药"。要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必须做到:1.规范中药饮片调剂的每个环节2.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必须一致3.积极开展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4.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
作者:艾伟霞;蔡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来本院体检中心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结果:对照组6个月前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干预前后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见表2,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营养膳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方法:9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12.5mg,1次/d,口服,观察组予米非司酮,6.25mg,1次/d,口服。结果:两组的 E2、FSH、LH、P 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P <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林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14年收治2568例儿童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并通过每月对出院病人进行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和随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总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恐惧感,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于我院分娩的2143例产妇,从年龄、分娩方式、有无分娩史、妊娠胎数和分娩孕周方面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共65例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3%,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包括胎盘粘连、胎盘前置与胎盘早剥等)和宫缩乏力,其中主要的就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50.77%和29.23%;年龄低于35岁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经产妇、单胎妊娠产妇和孕周等于及大于40周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远小于年龄大于等于35岁、通过剖宫产分娩、无分娩史、多胎妊娠和分娩孕周低于40周的产妇,P <0.05。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35岁、剖宫产分娩、无分娩史、多胎妊娠和孕周低于40周,因此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产妇,应当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宣教,积极实施干预措施,保障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现阶段口腔内科的治疗内容、治疗特点和治疗病例,总结出患者在口腔内科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帮助口腔内科疾病患者顺利康复。方法: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病人进行样本抽取,资料收集之后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样本的病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患者男性居多,未成年儿童患病人数也较多,样本患者病情均顺利康复。结论:人们提高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进行口腔问题的治疗和防护。
作者:吕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回顾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报道,总结产后出血的防控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根据研究资料,临床对产后出血主要护理方法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
作者:李秀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阑尾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56例,其中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6例,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康复出院,无死亡出现。在后期治疗中,4例脓肿全部被逐渐吸收,2例患者脓肿采取穿刺进行引流。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的整个阶段,需要对患者密切关注,及时准确治疗患者,预防患者腹腔残余脓肿的出现。
作者:崔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相对于晚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比较其分别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为患者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晚发组78例(男≥55岁,女≥65岁)和早发组74例(男〈55岁,女〈65岁),对两组患者的体内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追踪其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早发组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晚发组(P〈0.05~P〈0.01),早发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多,而且早期冠心病较晚期预后较差。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与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陈传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泪囊炎高龄老年病患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高龄急性泪囊炎病患,运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而后分析治疗疗效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治疗疗效上为95%,在治疗满意度上为90%。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急性泪囊炎能够缩短病程,临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承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4%(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结合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的实际,从充分认识药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增强药剂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加强硬件建设,合理利用软件,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药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以及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配和合理用药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高志超;王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