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痴呆临床治疗探讨

杨平勇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临床, 成果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的不用的药物进行研究,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片给予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服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后均按照活动能力量表及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效果检验,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对治疗有效率统计分析,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同时患者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副作用,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沟通技巧在门诊咨询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患者咨询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咨询中应用沟通技巧,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咨询效果。结果:患者对咨询效果的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在2014年的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一年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梁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配合

    目的:总结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3例,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包括术前心理、生活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和术前各项检查,术中配合等措施。结果:12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5周,均康复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王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于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10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联合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2h 以及术后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之传统缩宫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2h、24h 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所需时间,不失为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住院观察的老年病人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健康知识口头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空腹查血,按时测血糖率高于对照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老年病人按时服药,空腹抽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丽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疗效,为临床上更好的护理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妊高症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现象,所占比例为27.5%,对这55例妊高症产妇实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护理。结果:所有产后出血的妊高症产妇中仅有3例因救治后仍大量出血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剩余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对具有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产妇,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存率。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和 MAP 对比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使用治疗妊高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更年期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诱发因素和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临床保健方法。结果:所有11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但是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如2例患者月经不调同时伴随轻度情绪不良,3例患者阵发性潮热、胸闷气短,2例患者失眠多梦、心悸抑郁,1例患者轻度水肿、潮热。结论:对更年期妇女实施系统性的保健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与治疗组40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虎清肝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乏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通过血液检测来比较两组患者 ALT 复常及HBV-DNA水平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4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ALT 复常率、HBV -DNA 水平较基线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李和祥;时玉华;张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2014年11月接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66.67%(40/60),研究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罗北;侯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肢体震颤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凌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手术规范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穿孔病患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浆肌层加强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大网膜覆盖加强修补术治疗,而后分析两组病患的手术各指标和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6.67%;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大网膜加强修补术可以有效的提升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恢复速度。

    作者:唐安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从临床治疗、功能恢复、患者心理等方面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在2009-2014年期间由我院收治入院的308例因四肢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将其中19例发生钢板断裂的患者与其余四肢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比较,通过治疗方案中的差异来总结钢板断裂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术后发生钢板断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用不恰当的内固定材料;第二、术中医务人员不规范的操作;第三、患者的主观保护意识差;第四、不恰当的术后功能锻炼。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时,应该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术中操作,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物,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患者的术后锻炼,根据各个恢复阶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作者:王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胸骨前路径,套针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治疗措施进行肿瘤的摘除。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95.3±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0.3±9.6)ml,术后患者没有明显的瘀斑和麻木感。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时采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和缓解皮下瘀斑和局部组织麻木的情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体会

    随着眼科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器械,仪器和设备不断的引入到手术当中。各种仪器及精密器械(玻璃体切割手术23G.25G,泪道内窥镜手术器械及仪器)等的不断引进。对这些精密器械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院经过临床实践对一些精密器械的管理,形成了一套方法,降低了器械的损坏率,保证了器械的使用性能良好,延长了器械的寿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高静;郑彦;孟靖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0例克罗恩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系统责任性护理措施对克罗恩患者病情的影响程度,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4~2014.12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克罗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传统一般护理和系统责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结果:研究组处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系统责任性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8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EZ /4HR)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患者抗结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 III ~IV 白细胞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痰涂片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有效预防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

    作者:黄娟丽;何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2-2015.02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约为93.48%(43/4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发生率4.35%(2/4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4%(6/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于冬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痊愈2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1.43%。对照组35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有效率(痊愈+显效)74.2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2005年-2013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术后病理证实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7例,腺癌2例,鳞癌1例。G1级5例、G2级8例、G3级7例。A 期5例、B 期6例、C 期6例、D期3例。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5例行保留肾脏姑息性切除。17例随访患者中,术后生存<2年3例,2-5年7例,≥5年7例(41.2%)。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张楠栋;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