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技巧在门诊咨询中的应用及效果

张京

关键词:沟通技巧, 门诊咨询, 应用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患者咨询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咨询中应用沟通技巧,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咨询效果。结果:患者对咨询效果的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VEGF -C 在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调控恶性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是一种特异性淋巴管生长因子,目前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VEGF -C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 VEGF -C 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惠芬;毛熙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在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从而提出应对策略。结果:术中发生盆腔粘连者27例,严重者8例;术中出现大出血者5例,严重大出血者1例;同时,腹壁纵行切开的手术操作的总手术时间明显小于腹壁横向切开操作;另外,60例新生儿中只有2例发生轻度窒息,妊娠结局良好。结论:对疤痕子宫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因此我们提倡疤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采用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

    作者:江水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孕囊穿刺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愈30例,失败10例,研究组治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 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 >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 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24.1±5.5)d 明显短于对照组(47.9±8.1)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转经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 MTX 联合孕囊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优势显著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血β-HCG 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转经时间,减少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出院,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际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与消毒隔离现状

    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不同的新发传染病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进行讨论。旨在为医院的传染病监管提供可参考依据,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王世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BL 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实验班采用 PBL 教学方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讨论对 PBL 教学法的认识。结果:实验班考试的平均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超过68%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 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秉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疗效,为临床上更好的护理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妊高症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现象,所占比例为27.5%,对这55例妊高症产妇实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护理。结果:所有产后出血的妊高症产妇中仅有3例因救治后仍大量出血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剩余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对具有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产妇,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存率。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医学院女大学生痛经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痛经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调查对象的痛经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痛经的百分比为8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痛经史、平时注意月经情况、学习生活压力、入睡时间、清淡饮食以及睡眠质量与痛经有关系。结论:该校女大学生中痛经的患病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刘娅;王琼;罗志敏;叶运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列克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国产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即"安列克"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臀部或三角肌肌注或宫体注射安列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h 出血量及产后24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5.42%),且需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列克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龄急性泪囊炎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泪囊炎高龄老年病患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高龄急性泪囊炎病患,运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而后分析治疗疗效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治疗疗效上为95%,在治疗满意度上为90%。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急性泪囊炎能够缩短病程,临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承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实验教学环节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点,科学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巩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机会与平台,对本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护理学实验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柯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对我院30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可知,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主要原因有早产、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双胎、羊水过少、胎位和产程异常、早破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在305例窒息新生儿中,由于早产有70例占23.0%,妊娠合并症22.3%,脐带因素15.4%,双胎10.2%,羊水过少9.8%,胎位和产程异常8.5%,早破水6.2%,FGK3.3%,胎儿畸形1.3%,其中造成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为早产、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羊水过少等。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积极防治并发症,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任彦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0例克罗恩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系统责任性护理措施对克罗恩患者病情的影响程度,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4~2014.12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克罗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传统一般护理和系统责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结果:研究组处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系统责任性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倦怠因素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基层医院护士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不同职称、工龄、婚姻状况等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程度,从而引起医院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作者:底幸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将治疗后的效果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段内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宽度都有明显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眼压在治疗后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有5只患眼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视力状况,促进视力矫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柏承春;蒋福平;彭刚生;邹勇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

    目的:本文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其伴随有焦虑或抑郁,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进行 SAS 和 SDS 的测评。严格控制单一变量,对治疗组的患者,按照一定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服用药物两周之后,再一次进行 SAS 和 SDS 的测评。结果:患者在接受受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的 SAS 和 SDS 的测量标准分,其标准分均显著的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疼痛缓解程度更为明显。治疗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治疗组中,检查发现基本节律为窦性者的有71名患者,对照组中有65名患者。结论:经临床实践,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治疗老年冠心病伴焦虑症的有效药物,具有兴奋特性,药物见效快。

    作者:保明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2014年11月接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66.67%(40/60),研究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罗北;侯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用

    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应用。通过对6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达到愉快状态,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的具体指导意义,并对非手术治疗预后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和数据说明。方法:选择2011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目前临床医学中所用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相关标准对其实施分期,并探讨不同分期下的患者具体生存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5%、63.1%以及47.2%,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上段食管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生存期要明显优于中断以及下段,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进行比较,其生存差异所具有的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目前临床医学中所用的食管癌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标准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较好的预估,患者的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以及解剖位置也能够作为分期相关的因素加以讨论以及考虑。

    作者:魏景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我院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时的注意事项,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分析护理这些患者时的不安全因素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收治的患者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结论: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时,要注意输液注射和病人安全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均采取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同时每日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一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体重和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体重均比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上晚期肺癌患者,为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采取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斌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