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柏承春;蒋福平;彭刚生;邹勇德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将治疗后的效果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段内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宽度都有明显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眼压在治疗后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有5只患眼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视力状况,促进视力矫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观察

    目的:为了找到更好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使患者身心得到健康。方法:对36例经临床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治疗疗程2-4周。结果: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8例治愈,11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0.56%。结论:补脾益肠丸加整肠生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好,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复发率低,可为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孙代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已发展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人群逐步向年轻女性扩展。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手术破坏性大,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躯体方面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围手术期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家庭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38例1型糖尿病病人,19例至少接受过4次糖尿病教育,另19例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随访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结果:受健康教育组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37±0.88)mmol /L、(8.30±1.35)mmol /L、(5.90±1.32)mmol /L、(1.76±0.51)mmol /L、(6.88±1.10)%,均明显低于未教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治疗的进展。

    作者:黄艳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程胎心监测的方法及必要性探讨

    产程监护涵盖很多内容,包括产程中胎儿宫内状况监测、产程进展监测、孕妇情况监测和麻醉镇痛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监护是采用人工及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法对胎儿宫内安全进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积极加以处理。全面系统的胎儿宫内状况评估和管理有助于有效识别胎儿宫内缺氧,减少不必要的产时干预,降低剖宫产率,进而保障母婴安全。本文主要就胎儿宫内状况监测的方法和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魏霞霞;张政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西环素、典必殊眼膏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典必殊眼膏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0例,12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成3组,A 组,采睑板腺按摩联合药物治疗;B 组,采用药物治疗;C 组,单纯睑板腺按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各组疗效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A、B、C 三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显著性;A 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 B、C 两组。结论:睑板腺按摩联合药物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小环;王昆;任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我院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时的注意事项,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分析护理这些患者时的不安全因素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收治的患者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结论: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时,要注意输液注射和病人安全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与评价急诊绿色通道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接诊收治的11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后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救治时间、出现意识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得到救治时间、出现意识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能够缩短中毒后救治时间,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寨;赵敬;肖承昊;宋佳;谢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和 MAP 对比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使用治疗妊高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胸骨前路径,套针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治疗措施进行肿瘤的摘除。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95.3±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0.3±9.6)ml,术后患者没有明显的瘀斑和麻木感。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时采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和缓解皮下瘀斑和局部组织麻木的情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病患共计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针对治疗组采用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针对对照组则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属于传统治疗术,然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数据的比较,主要包括对其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否切除子宫、是否出现死亡情况、是否有任何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对两组病患的以上情况加以比较。结果:相比较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和手术时间来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对患者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明显发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具有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够迅速止血、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患者的出血量也相对较少、还具有可保留子宫的优点,对于患者的症状可以加以有效控制,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也有显著的疗效,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士红;秦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操作,研究组43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与机体功能恢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憋喘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憋喘性肺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憋喘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5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全部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有25例,对全部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米力农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8例患儿获得治愈,6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4例患儿获得治愈,7例患儿治疗有效,4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心率以及血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血管损害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米力农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能够使患儿心肌酶、心率以及血压恢复正常,推动患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作者:张大海;韩艳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72例肝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2.7%;对照组患者有6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1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明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2-2015.02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约为93.48%(43/4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发生率4.35%(2/4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4%(6/46),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于冬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6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究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且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28例胰头部囊腺瘤,7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7例随访4年后失访,14例随访18个月正常生活。7例囊腺癌单纯活检后4个月后死亡,7例粘液性囊腺瘤,内瘤术后,5个月内转移死亡。结论:术前行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方式,不仅可行明确局部切除浆液性囊腺瘤,还可行根治性胰腺囊性肿瘤切除术。

    作者:何景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痊愈2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1.43%。对照组35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有效率(痊愈+显效)74.2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中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于我院分娩的2143例产妇,从年龄、分娩方式、有无分娩史、妊娠胎数和分娩孕周方面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共65例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3%,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包括胎盘粘连、胎盘前置与胎盘早剥等)和宫缩乏力,其中主要的就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50.77%和29.23%;年龄低于35岁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经产妇、单胎妊娠产妇和孕周等于及大于40周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远小于年龄大于等于35岁、通过剖宫产分娩、无分娩史、多胎妊娠和分娩孕周低于40周的产妇,P <0.05。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35岁、剖宫产分娩、无分娩史、多胎妊娠和孕周低于40周,因此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产妇,应当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宣教,积极实施干预措施,保障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类克治疗克隆恩患者的护理体会

    克隆恩病是一种肠道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情迁延、反复,难以治愈。目前认为免疫机制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英夫利昔(类克)是一种人鼠嵌和的单克隆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克隆恩病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亦已开始应用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患者[1]。由于类克为一种生物制剂,临床使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需要数月至数年的持续性治疗,其护理方面亦有特殊要求,现将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文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BL 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实验班采用 PBL 教学方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讨论对 PBL 教学法的认识。结果:实验班考试的平均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超过68%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 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秉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