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环;王昆;任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9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分别为(54.21±6.84)和(39.2±7.8),对照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为(53.84±7.54)和(47.8±8.2),观察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在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家庭和谐方面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光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回顾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报道,总结产后出血的防控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根据研究资料,临床对产后出血主要护理方法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
作者:李秀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情况,评估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80例患者,依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丙酸睾丸酮和甲基睾丸素,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评估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够显著改善内分泌情况,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端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彻底引流,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1例复发,再次钻孔引流后痊愈,术后颅内积气5例,1月后复查 CT,积气消失。结论: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明确,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是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的新式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将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必要性、主要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心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反馈信息结果表明案例法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作者:沈长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均采取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同时每日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一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体重和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体重均比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上晚期肺癌患者,为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采取参麦注射液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斌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的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选择传统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少,有利于身体恢复,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祝银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开放护理技能中心对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情况。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选取护理技能中心开放前2011级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护理技能中心开放后2012级学生4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优良率为65.0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技能中心的开放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和珍惜实验室资源的主人翁精神。
作者:戚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取紫外线光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3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而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付合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实验教学环节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点,科学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巩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机会与平台,对本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护理学实验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柯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胸骨前路径,套针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治疗措施进行肿瘤的摘除。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95.3±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0.3±9.6)ml,术后患者没有明显的瘀斑和麻木感。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时采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和缓解皮下瘀斑和局部组织麻木的情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发展阶段的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各阶段预后结果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从中医、西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的儿童是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偶见10岁以上患儿感染,成人也会感染。因感染的病毒不同,患儿可多次感染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也就是说患过手足口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说明感染后的机体自身只能获得同类型病毒的免疫。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后,必须隔离,切断对外界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该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关键在于手足口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采取合理治疗措施,预后良好。
作者:贾明英;楚启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6%,实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突出(P <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尽快恢复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娟;汪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与治疗组40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虎清肝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乏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通过血液检测来比较两组患者 ALT 复常及HBV-DNA水平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4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ALT 复常率、HBV -DNA 水平较基线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李和祥;时玉华;张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生物肌体组织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1]。高频电刀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手术中创面渗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期,而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对病人的创伤,有利于病人恢复;但如果使用不当,手术中因此而引发的电灼伤和伤口脂肪液化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所以必须在手术中安全使用高频电刀,这样才能减少给患者带来的额外痛苦,也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
作者:于凤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因 COPD 所致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构建人工气道后进行机械通气。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后24h 的通气指标和氧合指标对比,(P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 VAP 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COPD 所致的单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峰;郑大伟;彭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蕾;李二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于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10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联合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2h 以及术后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之传统缩宫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2h、24h 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所需时间,不失为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地榆升白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8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EZ /4HR)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患者抗结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 III ~IV 白细胞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痰涂片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有效预防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
作者:黄娟丽;何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