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汪娟;汪洋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6%,实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突出(P <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尽快恢复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急诊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法对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护理质量提出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成功收回268份(95.71%);患者满意度高为96.64%,低为60.45%,在就诊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方面护理满意度较低。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以此使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吉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及时有效止血,未出现输血、子宫切除及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重点在于做好预防,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及降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珍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9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分别为(54.21±6.84)和(39.2±7.8),对照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为(53.84±7.54)和(47.8±8.2),观察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在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家庭和谐方面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光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蹲式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蹲式分娩方式对妊娠分娩的助产效应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孕39-40周初产产妇3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1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实施常规仰卧位分娩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实施蹲式分娩法。结果:实施了蹲式分娩法的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产程耗时、母婴状况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 <0.05),自然分娩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初产产妇进行蹲式分娩方式,能够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会阴裂伤发生率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作者:蒋爱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住院观察的老年病人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健康知识口头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空腹查血,按时测血糖率高于对照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老年病人按时服药,空腹抽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丽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和容易发生血液透析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医院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医院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于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10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联合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2h 以及术后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之传统缩宫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2h、24h 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所需时间,不失为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贾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痊愈2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有效率(痊愈+显效)91.43%。对照组35例,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有效率(痊愈+显效)74.2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在球后注射治疗 Graves 眼病中的做法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为球后注射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全程、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强调细节管理、细节服务,创建属于自己的护理服务品牌。

    作者:甘秀翠;王光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道冲洗配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阴道洗液联合双唑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洁尔阴洗液联合双挫泰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双挫泰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洁尔阴洗液配合双挫泰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滴虫清除的好,并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瞿安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憋喘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憋喘性肺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憋喘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药品管理

    本文结合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医院的实际,从充分认识药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增强药剂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加强硬件建设,合理利用软件,健全规章制度,打造药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以及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药品采购、验收、保管、调配和合理用药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控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高志超;王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在护理脑出血患者过程中积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做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针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认知度以及 ADL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少,数据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与对照组的32.0%相比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连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主动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实验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 Harr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 Harris 评分比较发现,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尽管二者 Harris 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值得借鉴。

    作者:罗晓东;卢勤龙;庾盛平;何山;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进展探究

    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一般在35岁以后,所以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占总糖尿病人群的90%,该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所以在临床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内分泌问题。目前,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些年,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水平,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特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可以为今后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宋洁;张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对1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常规血液净化基础上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疗法(2~4ug,每周2次口服),观察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 Ca、P 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iPTH 显著下降(P <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净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张勇;冯志鹏;马燕;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分析手术病人压疮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研究干预效果。结果:126例病人中,有1例发生难免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术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沟通技巧在门诊咨询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患者咨询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咨询中应用沟通技巧,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咨询效果。结果:患者对咨询效果的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体会

    随着眼科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器械,仪器和设备不断的引入到手术当中。各种仪器及精密器械(玻璃体切割手术23G.25G,泪道内窥镜手术器械及仪器)等的不断引进。对这些精密器械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院经过临床实践对一些精密器械的管理,形成了一套方法,降低了器械的损坏率,保证了器械的使用性能良好,延长了器械的寿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高静;郑彦;孟靖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