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燕
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应用。通过对6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达到愉快状态,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药饮片的调剂是指根据医师临床处方将中药饮片准确地配制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操作过程,也就是俗话说的"抓药"。要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必须做到:1.规范中药饮片调剂的每个环节2.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必须一致3.积极开展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4.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的质量。
作者:艾伟霞;蔡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蕾;李二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指患者一次饮大量酒精(乙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严重。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严重患者可导致大小便失禁,重度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临床死亡。明确诊断为酒精中毒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医学上将其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前者可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1]。后者给患者带来的是累积性伤害,如酒精依赖、精神障碍、酒精性肝硬化及诱发某些癌症(口腔癌、舌癌、食管癌、肝癌)等。总结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年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23例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抢救及时,护理到位,配合药物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作者:陈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心脏全名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气管或者肺组织血管的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压引明显增高引起的心脏病变的疾病。根据发病的病程长短及轻重缓急,可将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种。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原有胸部症状及肺部症状和主要表现的查体症状外,主要是患者会逐渐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少部分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平均62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神经精神症状及肺心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体征,是护理肺心病的重要环节,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强化整体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仁汤加味联合抗反转录病毒(HAART)疗法在艾滋病前期防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中医辨证湿热内蕴型艾滋病前期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HAART 治疗,试验组在 HAART 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仁汤加味治疗,分别于观察起点与治疗6个月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及 CD4+T 淋巴细胞计数,并分析三仁汤加味联合 HAART 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1)治疗6个月后,2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有效16例,稳定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11例,稳定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起点,2组患者的卡洛夫斯基积分及 CD4+T 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卡洛夫斯基积分及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仁汤加味联合 HAART 疗法可改善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湿热症状和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向群;陈国锋;赵权;赖添武;温颜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识别标签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识别标签辅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引流管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和引流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识别标签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护理缺陷发生,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崔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总结自2012年12月开展塞丁格技术与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的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置管静脉、导管末端的位置、置管时疼痛的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置管24 h 后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破损、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置管静脉、置管手臂部位、置管时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赛定格技术行PICC 置管能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置管后舒适度。
作者:王蓉;唐英姿;彭一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围术期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对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即口头宣教结合文字资料,观察组采用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对患者知信行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知信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化音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
作者:洪芳芳;陈才;谭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所谓赏识管理,指的就是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的方法,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工作的信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临床护士承担着照顾病人的重要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会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不可承受的痛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临床护士管理的过程中,加入赏识管理的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临床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艳梅;田虹;曹军华;王晓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帕金森病伴抑郁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 Webster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结果:HAMD 评分:经过4、8周治疗后,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Webster 评分:治疗4周后帕金森病神经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中存在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于后期落实,观察改进效果。结果:2013年医院临床工作中比较突出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有47件,包括护理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带教不尊重、多收费等,经2014件整改后,存在的问题下降至9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需重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改进,才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如;贺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更好的了解体外循环的整个过程,以及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和体外循环病人观察和护理的重点,为体外循环提供更加有效配合。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体外循环的概括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结果:许多护士对体外循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更好了配合了医生的工作和病人病情的愈合。结论:体外循环是一台重大手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医护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了体外循环的的各种操作才能更好了为病人服务。
作者:潘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作者:任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网络延续护理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当中选取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网络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网络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 ICU 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 ICU病房收治86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患者的年龄、入院方式、入院科室、留置导尿管的时机和时间以及会阴护理次数与 ICU 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P <0.05)。结论:ICU 病房诱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邵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静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80例,均给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1-0.2mg/kg、异丙酚1-2mg/kg、阿曲库铵0.5mg/kg、瑞芬太尼2-4ug/kg 静注后以泵注瑞芬太尼10-15ug/(kg·h)镇痛。观察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3min 时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结果:各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诱导中作用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彭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花荆榆汤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采用黄花荆榆汤坐浴熏洗,临床疗效较好,应推广使用。
作者:林茂;雷燕;谢守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7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总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其中 Y 形钛板固定肘关节优良率为75.7%,克氏针加螺钉固定肘关节优良率73.5%;Y 形钛板固定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克氏针加螺钉固定仅有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P <0.05。结论: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内固定方法,并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科学合理,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作者:肖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