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袁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和容易发生血液透析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医院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医院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进展探究

    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一般在35岁以后,所以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占总糖尿病人群的90%,该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所以在临床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内分泌问题。目前,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些年,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水平,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特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可以为今后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宋洁;张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微小浸润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患者55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记录,同时对术后病灶残留、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以及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位时间为3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50ml。全部55例患者中,锥切标本的病理诊断和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相同的患者49例,手术前后的病理符合率为89.09%,其余患者锥切术后的病理诊断和术前相比成升级或者降级。术前诊断为 CIN 的患者共52例,其中发现微小浸润癌 IA1期1例,在术前诊断为微小浸润癌 IA1期的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间质浸润深度超过微小浸润癌范围而被误诊为早期浸润癌 IB1期。后诊断为IA1期的2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切缘阳性再次给予锥切术,另外有1例患者给予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在后诊断为 CIN 的51例患者中,切缘阳性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患者术前活检阴性患者术后证实为浸润型腺癌,另外有1例 CIN 患者合并原位腺癌,术后全部给予再次手术。结论:在对 CIN 和微小浸润癌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不长,同时具有较高切净率的方法。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微小浸润癌、腺癌以及局部早期浸润癌时准确率非常高。在锥切术后,如果患者为切缘阳性或者早期浸润癌,则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再次处理。

    作者:覃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高频电刀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生物肌体组织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1]。高频电刀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手术中创面渗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期,而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对病人的创伤,有利于病人恢复;但如果使用不当,手术中因此而引发的电灼伤和伤口脂肪液化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所以必须在手术中安全使用高频电刀,这样才能减少给患者带来的额外痛苦,也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

    作者:于凤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对新型传染病社会危害的公众健康教育

    本文主要从卫生常识、传染病常识、心理健康教育和辨别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接着探讨了面对新型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发布的途径,主要有出版书籍、报刊、发布文章、利用电视、广播节目、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标语及利用手机和网络宣传等方面。

    作者:申井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的作用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实施细节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状况与2013年1月~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护理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两阶段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收回及时度、供给及时度、包装质量以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服务意识、专科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

    作者:陈晓芝;唐素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 BP 神经网络预测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目的:为研究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并为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 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年至今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以西非三国2014年3月至12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资料建立预测模型,预测2015年1月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水平。结果:外推预测平均误差率为0.05998,预测准确度为94.00%。结论:BP 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西非三国此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预测。

    作者:杨佳琦;张银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45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有所好转,还有5例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愈有效率为75%;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治愈率,终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水平的加快。

    作者:钱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探讨曲美他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干预组34例。对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临床症状评分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干预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曲美他嗪胶囊。结果:干预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曲美他嗪胶囊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曾永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和容易发生血液透析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医院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医院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14年收治2568例儿童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并通过每月对出院病人进行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和随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总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感,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恐惧感,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克肟和夫西地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快缓解患儿的病情,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01-2014.12收治的37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保守治疗、经皮穿刺积液腔抽取积液术、钻孔外引流术、去骨瓣开颅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硬膜下积液治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硬膜下积液的量、积液部位以及骨窗和积液的关系等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周国灿;苏联春;曾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在2014年的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一年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梁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体内各项生理指标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对机体损害轻微、安全性高等优点[1],因此,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和 MAP 对比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使用治疗妊高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用

    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应用。通过对6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达到愉快状态,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及时给予大脑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试验组给予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对照组常规关颅缝皮。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重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分别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脑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许磊;孙强;田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优化

    目的: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5个关键节点,以保持生产过程稳定、膜袋成型完好、规避不溶性微粒侵入药液、降低漏液率,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方法:在生产线近端加装压缩空气缓冲罐、颈热合模具纳米涂层、加装离子风嘴、灌封间温度恒定、探索成品佳灭菌出锅温度等措施以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结果:明显降低输液不溶性微粒含量,有效避免生产性和继发性膜袋开裂,将成品合格率由97.9%提高到99.9%。结论:优化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关键节点,可使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过程平稳、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事实证明,文中采用的方法值得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生产企业在厂房设施设备建设中借鉴和应用。

    作者:宁书慧;王淼;方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后头枕部疼痛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手术头枕部疼痛的预防护理要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部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不做特殊处理;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针对头枕部疼痛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接受甲状腺手术后对患者头枕部疼痛症状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术后头枕部疼痛症状的发生率为16.00%(8/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围手术期内实施针对头枕部疼痛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降低甲状腺手术后头枕部疼痛症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温巧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