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的临床观察

覃丽华

关键词:普通电刀, 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微小浸润癌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微小浸润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患者55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记录,同时对术后病灶残留、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以及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位时间为3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50ml。全部55例患者中,锥切标本的病理诊断和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相同的患者49例,手术前后的病理符合率为89.09%,其余患者锥切术后的病理诊断和术前相比成升级或者降级。术前诊断为 CIN 的患者共52例,其中发现微小浸润癌 IA1期1例,在术前诊断为微小浸润癌 IA1期的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间质浸润深度超过微小浸润癌范围而被误诊为早期浸润癌 IB1期。后诊断为IA1期的2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切缘阳性再次给予锥切术,另外有1例患者给予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在后诊断为 CIN 的51例患者中,切缘阳性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患者术前活检阴性患者术后证实为浸润型腺癌,另外有1例 CIN 患者合并原位腺癌,术后全部给予再次手术。结论:在对 CIN 和微小浸润癌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不长,同时具有较高切净率的方法。普通电刀的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微小浸润癌、腺癌以及局部早期浸润癌时准确率非常高。在锥切术后,如果患者为切缘阳性或者早期浸润癌,则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再次处理。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职工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基层工会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指导下,在带领职工群众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如何开展好职工文化生活,笔者作为基层工会组织的一名负责人,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定期复查,有2例患者出现骶尾部胀痛,1例患者存在血尿症状,1例患者有引道排液现象,经过用药护理后症状都已消失。结论:78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经期长、经量多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子宫肌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秦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行泼尼松治疗者设为对照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泼尼松治疗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完全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作为该症治疗的理想方案。

    作者:左雨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重症药疹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艾滋病重症药疹的观察,护理方法的分析。结果:42例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的创面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继红;王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应用及灭菌失败原因的探索

    目的:掌握低温灭菌的操作规范,熟悉低温灭菌失败的原因。方法:依据低温灭菌原理和规范的灭菌操作要求,选择正确的灭菌模式,合理的包装,装载。结果:通过对灭菌后物品的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达到手术器械物品的安全使用。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新型低温灭菌技术。

    作者:丁秀琴;高学萍;苏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在2014年的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一年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可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梁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疗效,为临床上更好的护理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妊高症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现象,所占比例为27.5%,对这55例妊高症产妇实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护理。结果:所有产后出血的妊高症产妇中仅有3例因救治后仍大量出血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剩余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对具有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产妇,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存率。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程胎心监测的方法及必要性探讨

    产程监护涵盖很多内容,包括产程中胎儿宫内状况监测、产程进展监测、孕妇情况监测和麻醉镇痛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监护是采用人工及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法对胎儿宫内安全进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积极加以处理。全面系统的胎儿宫内状况评估和管理有助于有效识别胎儿宫内缺氧,减少不必要的产时干预,降低剖宫产率,进而保障母婴安全。本文主要就胎儿宫内状况监测的方法和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魏霞霞;张政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 =47)和微创组(n =47)。传统组行开放手术取石术,微创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传统组和微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95.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均是肾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但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泉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Baird -Jackson 踝关节功能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愈合快,可作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伊延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内科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目的:通过调查现阶段口腔内科的治疗内容、治疗特点和治疗病例,总结出患者在口腔内科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帮助口腔内科疾病患者顺利康复。方法: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病人进行样本抽取,资料收集之后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样本的病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患者男性居多,未成年儿童患病人数也较多,样本患者病情均顺利康复。结论:人们提高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进行口腔问题的治疗和防护。

    作者:吕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已发展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人群逐步向年轻女性扩展。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手术破坏性大,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躯体方面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围手术期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01-2014.12收治的37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保守治疗、经皮穿刺积液腔抽取积液术、钻孔外引流术、去骨瓣开颅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硬膜下积液治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硬膜下积液的量、积液部位以及骨窗和积液的关系等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周国灿;苏联春;曾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住院观察的老年病人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健康知识口头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空腹查血,按时测血糖率高于对照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老年病人按时服药,空腹抽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丽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在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从而提出应对策略。结果:术中发生盆腔粘连者27例,严重者8例;术中出现大出血者5例,严重大出血者1例;同时,腹壁纵行切开的手术操作的总手术时间明显小于腹壁横向切开操作;另外,60例新生儿中只有2例发生轻度窒息,妊娠结局良好。结论:对疤痕子宫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因此我们提倡疤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采用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

    作者:江水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家庭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38例1型糖尿病病人,19例至少接受过4次糖尿病教育,另19例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随访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结果:受健康教育组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37±0.88)mmol /L、(8.30±1.35)mmol /L、(5.90±1.32)mmol /L、(1.76±0.51)mmol /L、(6.88±1.10)%,均明显低于未教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治疗的进展。

    作者:黄艳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底病激光光凝的规范化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底病激光光凝的规范化治疗对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来院患者普及知识,鼓励患者进行检查与治疗。将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后,有83.0%的患者视力升高,有14.0%的患者视力未发生变化,有3.0%的患者视力下降。患者有效率达86.0%。结论:医生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普及,使医生以及患者重视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医生应及时向患者推荐系统的规范的眼底检查。对于已发生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及时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规范化的激光光凝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沟通技巧在门诊咨询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患者咨询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咨询中应用沟通技巧,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咨询效果。结果:患者对咨询效果的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