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34例临床报告

曹培洪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 加重期COPD, 34例临床报告
摘要:临床上 COPD 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为高达40%,而一旦发生 PE,病死率高达30%[1]。我院 ICU 针对 D -二聚体(D -D)升高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基础治疗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抗凝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临床胃溃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分阶段的治疗方案,即前两周提供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案,两周后只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提供类似的分阶段治疗方案,即前两周提供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案,两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经相同周期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夜间酸突破几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几方面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临床病情的改善均具有明显作用,尤其地,实验组疗效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胃溃疡治疗方面,埃索美拉唑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性更高,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十分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剑;张立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明显控制血糖与血压水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兰;袁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饮用水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是则是我国水质监督与管理凭借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发展、生活饮用水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指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晓;李毅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临床分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价值分析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24/25)和76.00%(1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庄伟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探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救治的80例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结果:80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是92.5%,治疗有效率是100%,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避免人为因素对手术产生的影响。

    作者:肖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治疗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 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统计。结果:NIHSS 评分通心络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通心络加常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申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2例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以自拟益肾散瘀汤治疗,观察组46例用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9%、对照组7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22例,分别给予传统以及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舒适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Cobb 角度、AVR 等级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助于增进疗效,舒适感更强。

    作者:梁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临床护理,5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均未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对于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可直接提高患者颈椎融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庆敏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者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云;陈泉;潘杨;马剑;刘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目的:探讨培养急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6名护士平均分成试验1组和实验2组,对试验1组护士实施集体培训,对试验2组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急诊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术考核。结果:试验2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试验1组(P <0.05),患者对试验2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试验1组(P <0.05)。结论:对急诊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其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5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需行急诊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牵拉阑尾时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收缩压较术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观察组麻醉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5.3±3.4vs16.5±6.3),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基本无明显牵拉反射,生效时间较短,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鞠科;李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抗菌药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临床药物应用这一方面,其研究成果也较为显著,特别是在对抗菌药的应用研究上的关注力度更是较大。在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抗菌药,所以不仅会造成耐药菌株的显著增加,如果大量使用抗菌药,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所以在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抗菌药合理应用,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妇产科抗菌药的应用现状及其进展。

    作者:曹士红;秦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在同一时期的实习情况。方法:在观察三级医院中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生在同一时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对策。结果:在分层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带教方法在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中形成互动学习的模式,能够达到一对一的带教活动。结论:在不同层次带教方法的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

    作者:许维毅;肖会荣;冷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药物治疗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中抽取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52例三联药物治疗(分析组),另53例单纯给予5%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对两组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用药,在胎心音变化情况上,分析组有50例改善,2例未改善,改善率为96.2%。对照组有43例改善,10例未改善,改善率为81.1%,两组差异显著(P <0.05)在新生儿娩出后的 Apgar 评分上,两组在1分钟内的窒息率差异显著(P <0.05),而在5分钟内的窒息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上,采用维生素 C +氨茶碱+5%葡萄糖的三联药物治疗能够对孕妇和胎儿血中的 PH 值进行改善,并能够有效改善胎儿的胎心音变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术后患者使用止痛泵的护理

    止痛泵(Analgesic pump)是利用微量输液泵将吗啡、度冷丁、曲吗多等镇痛药物定时、均速注入硬膜外腔或静脉而达到止痛目的,又叫镇痛泵。种类有很多种,但一般由阻尼管、加药口、贮液器、保护外壳、过滤器、控流管、保护套等组成。外科手术后应用止痛泵,不但能自行缓解术后剧烈的疼痛。而且能缓解术后病人咳嗽和运动导致切口剧烈的疼痛,减少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us)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使患者能安全有效的使用术后止痛泵,护士必须对止痛泵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妥善护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1]在母乳喂养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结果:287例母乳喂养成功,3例因母亲患有乙肝而不能母乳喂养,3例因新生儿有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3例因乳头皲裂而不能母乳喂养健康宣教,2例因母亲要外出打工而中断母乳喂养。2例为了保持体形而拒绝母乳喂养。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韩美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义齿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结合正畸治疗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为6.98%,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达97.9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99.37%。P <0.05,表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