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杰;张金桐;缪武阳;付新翠
目的分析宁波、绍兴、湖州蚊、蝇、蜚蠊密度季节消长规律.方法用人工小时法、蝇笼诱捕法、诱蟑盒法分别监测蚊、蝇、蜚蠊密度;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3个地区、4年间、总月份等多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3个地区之间、4年间、总月份之间蚊、蝇、蜚蠊密度大部分差异有显著性,这与3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防制措施有关.
作者:朱江;汤永康;姚强;易波;朱佳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根据1973年和1987年在集二铁路沿线地区的现场调查资料,对不同时期的啮齿动物群落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日夹法.结果经过14年的自然变迁,长爪沙鼠种群在啮齿动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种群优势现象日趋明显.而达乌尔黄鼠种群和曾在部分样地中起主要作用的黄兔尾鼠种群逐渐处于弱势地位,相反曾在群落中不起主要作用的五趾跳鼠种群呈增加趋势.结论该地区啮齿动物呈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
作者:米景川;夏连续;吴志茹;刘俊;韩效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稻田蚊类群落学特征及水稻生长遮盖度对其影响作用,探讨大水体型蚊类群落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方法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采用容积为1 000 ml幼虫勺进行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和群落学特征分析.结果共发现按蚊亚科和库蚊亚科2属3亚属9种;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072和0.488;中华按蚊、致乏库蚊和棕头库蚊的优势度分别为67.69、32.65和17.65,优势度集中指数为0.447;3个优势种间均为正相关关系;水稻的遮盖度系数和平均幼虫密度成负相关(r=-0.76,95%可信区间:-0.61~-0.97).结论稻田蚊类群落蚊种较少,群落组成和结构简单,稳定性和种间结合良好;随着水稻的生长,遮盖度增加,幼虫密度下降.
作者:许建卫;杨学文;马信文;杨继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如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科学,目前已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面观测数据的新阶段,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保、灾害监测、考古和旅游等许多领域[1].
作者:林涛;姜庆五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测试毒死蜱与奋斗呐复配制剂在实验室内对德国小蠊的毒效作用.方法点滴法、直接喷雾法和滞留喷雾法.结果毒死蜱和奋斗呐复配后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半数击倒时间(KT50)均接近或小于两药单独使用.两药复配呈协同作用,其中以1∶1配比毒力高;以1∶1或1∶0.5配比的击倒效果较好;1∶1配比稀释50倍, 滞效期可达90 d;不同表面对药效影响有所差异.结论毒死蜱与奋斗呐两药复配,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慧勤;杨振洲;孙宇;贾瑞忠;李海波;李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1~1997年我们对西宁市的鼠类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1 自然概况西宁市地处青海东北部,面积3 350 km2,市区为350 km2,人口102万,市区64万.全境群山环绕,峡谷纵横,南川和北川两河在古城下汇入湟水.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相连处,深居内陆,海拔2 261 m,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5 ℃,为典型大陆性气候.
作者:刘永令;张广登;马立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3年1月12日,云南弥渡县发生了一起毒鼠强污染食盐引起的婚宴急性食物中毒事故,共中毒92例,经及时救治全部治愈.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汝昌;陈白云;李建荣;王家银;杨彦国;周开德;罗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扩增28S第3结构域(D3)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基于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PCR-ASA),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区分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结果发现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GeneBank登录号:AF416782,AF425594), 根据二者序列差异设计的特异引物能在普通琼脂糖凝胶上直观地区分两亲缘种,两者除在376 bp处有一共同条带外,分别在294 bp和112 bp处出现各自的特异扩增带.结论我们建立的ASA分子鉴别方法能有效地将我国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区分开来.
作者:周水森;汤林华;夏明仪;薛海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群革兰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作为新发及老传染病的病原体,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再次肆虐人类,并以新的以往人们未知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巴尔通体感染表现出来的复杂的疾病谱,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改变和加深,人们对巴尔通体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作者就巴尔通体分类学位置变化、自然历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栗冬梅;俞东征;刘起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为控制黄胸鼠和褐家鼠,筛选配制毒饵所用的基饵及工具捕捉用诱饵.方法用稻谷、大米、玉米、小米、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蚕豆、豌豆、黄豆、油条、馒头、马铃薯、苹果、梨等15种食物分别与小麦对照,进行实验室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两种家鼠对所试食物的适口性以小米好,其次为谷物、水果类,豆类差.结论药物控制黄胸鼠以小米、大米、稻谷、碎玉米粒、小麦作基饵较好;褐家鼠可用小米和小麦作基饵.用工具捕捉这两种家鼠好的诱饵是馒头.
作者:王国良;李斌;陶开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中毒现状,探索鼠药管理对策.方法根据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中毒调查资料,分析我省急性剧毒鼠药危害现状,探讨其管理对策.结果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危害状况十分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严禁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急性剧毒鼠药.结论 (1)尽快制定鼠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加强鼠药市场监督管理;(3)加大宣传力度;(4)推广使用抗凝血灭鼠剂.
作者:周晓梅;李富华;李建云;程春;陶洪;卢德富;李彦忠;王云济;张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掌握家蝇对化学杀虫剂抗药性现状,指导合理用药,制订有效的防制对策,2003年6~8月我们对日照市家蝇进行了抗药性测定.
作者:陈祥福;李若诗;王洪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对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找出符合我国地理特点多样性的不同疫区影响HFRS流行的因素和指标.方法对1984~2000年全国19个不同HFRS疫区提供的宿主动物监测资料、气象和农业等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采用秩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检验,年平均气温与年发病率呈负相关;年平均湿度与年发病率呈正相关;年降雨量与年发病率的相关系数较高,部分南方监测点的年降雨量与年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北方地区的监测点则呈正相关,并且下半年降雨量与同期人群发病率及与全年人群发病率呈正相关;农作物的面积和产量与HFRS发病率呈正相关;当月鼠密度、带病毒鼠指数与人群当月发病率、翌月发病率和隔月发病率均呈正相关性.结论上述因素与HFRS疫情的相关性虽有一定的显著性意义但相关系数不是很高,不宜构建多因素回归方程以进行HFRS疫情的预报预测,但其对HFRS疫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各地进一步开展HFRS的防制及流行趋势预测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罗成旺;陈化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从染疫宿主动物传播到人,还可通过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作者:杜国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绍兴市区位于浙北平原、市域中部偏北,为越城区所辖,是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34.5 km2,现有6个街道、66个社区,常住人口25.5万,流动人口近8万.年平均气温16.4 ℃,年降雨量约1 443.4 mm,常年气候温和湿润.
作者:韦悦;陆雅红;潘国绍;何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拜灭士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室内、模拟现场和现场的杀灭效果,以便对该产品的灭蟑毒效作出评价.方法按照国标GB/T 17322.8-1998和GB/T 17322.11-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模拟现场>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现场及现场的毒效观察.结果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的100%死亡时间均为72 h,LT50分别为13.7 h和11.7 h;模拟现场100%的死亡时间为102 h,LT50为20.4 h;现场实验投药量按0.8 g/m2和0.4 g/m2,3 d蜚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2.3%和63.6%,30 d蜚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9.2%和89.0%,投药量0.8 g/m2 60 d的密度下降率为98.3%.结论通过室内、模拟现场和现场的效果观察结果证明,拜灭士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该产品对蜚蠊具有用量小,作用强,持效长的特点,对人畜使用安全且对环境影响极小,适用于幼儿活动场所、高档宾馆及高档电器设备处.
作者:张洪杰;张金桐;缪武阳;付新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表征的遗传变异与分型地位.方法采用平皿-单菌落法,实验观察我国17个生态型共336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发现松辽平原、滇闽居民区和滇西纵谷区3个生态型部分菌株对甘油、阿胶糖、麦芽糖酵解有变异,可同时出现酵解和不酵解的单菌落,而且特性较稳定;其余14个生态型鼠疫菌单菌落酵解能力与过去资料报道一致无明显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可将中国鼠疫菌分为12个生化型.结论我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稳定,具有一定的分型意义,滇闽居民区与滇西纵谷区生态型鼠疫菌株可能源于一个祖先.
作者:董兴齐;李敏;夏连续;王鹏;崔百忠;孙连芝;俞东征;海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在对济南国际机场蚊虫种群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蚊虫多样性的分析.方法运用丰富度、相对稀有种类数(%)、相对极低种类数(%)、种间相遇几率(PIE)、均匀度、优势种、种群密度等7个指标,对采集的蚊虫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共采集成蚊2 018只,3个采集点分别采集1 086、362、570只,生活区以淡色库蚊为多,候机厅数量较少,机场宾馆的蚊虫数量及种类介于前两者之间.不同生境处的蚊虫群落其多样性亦不同.结论对于蚊虫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茂荣;李彬;魏庆利;薛世富;卢晓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白蚁制剂--微乳剂,并观察其对白蚁的实验室药效.方法根据微乳技术原理,筛选研制灭蚁微乳剂的乳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测定对白蚁的击倒速度, 白蚁穿越微乳剂处理土壤的能力,评价微乳剂对于白蚁的药效.结果所配制的微乳剂对于乳白蚁的击倒速度较快,乳白蚁不能穿越0.025%、0.05%和0.1%氟氰苯唑微乳剂处理的土壤.结论微乳剂少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是一种很好的白蚁预防剂型.预防白蚁处理土壤使用浓度为0.025%~0.05%.
作者:李洁;高道蓉;张锡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复杂、多变,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几率为11.00%[1].作者就1973年3月至2001年10月经临床诊断及免疫学证实的397例患者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4例,除去死亡的13例,共31例接受远期预后调查.
作者:郭榕;郑慧敏;李松;刘朝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