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探讨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阴道流血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消炎治疗)和实验组(予以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各53例,分析阴道流血原因和2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妊娠导致流血37例(34.9%),32例(30.2%)生殖器炎症,全身性疾病5例(4.7%),生殖道恶性肿瘤8例(7.5%),子宫外器质性病变20例(18.9%),3例(2.8%)创伤,其他1例(0.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参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发病原因多且复杂,临床应对其进行全面诊断,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香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的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内容,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门诊输液室护士素质、输液质量、业务技术和岗位职责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健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蜂针疗法是由民间蜂蛰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和针灸理论以及对蜂针液成分和活性的研究,为蜂针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1]。我国在2007年将蜂蛰疗法纳入医疗范畴,但民间非法开展蜂蛰治疗的现象仍有存在,作者通过对一起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蜂针治疗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和讨论,为更好规范蜂针治疗提出建议和对策。
作者:胡惠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的方式探讨无张力疝修补对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股腹沟斜疝患者分成老龄组和非老龄组,每组各选半数患者分别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等方面情况,对整体治疗效果做出对比。结果:在非老龄组患者中,实施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等差异不明显(P >0.05);在老龄组患者中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等均低于使用传统疝修补术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老龄的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区别不大,相对于老龄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是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杜远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 ketones pentanoic acid kinetics of light therapy,ALA -PDT)联合 CO2激光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中的50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 ALA -PDT 结合 CO2激光治疗,对照组只采用 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8%,对照组治愈率为32%,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观察复发率,治疗组未复发率为80%,对照组未复发率为40%。结论:光动力联合 CO2治疗宫颈尖锐湿疣有良好效果,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姚燕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阴道分娩发生产道血肿的1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4例产道血肿均发生在产后24h,尤其是产后2h 内,与初产产程异常、产道裂伤或会阴侧切后操作缝合技术不当及妊娠合并症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产道血肿发生的诱因必须加强围产期预防保健工作,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提高助产技术,注意软产道的检查,认真仔细进行侧切口及会阴阴道裂伤缝合,产后密切观察。
作者:訾若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9例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瘙痒得分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瘙痒分数和 PTH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
作者:石炳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流程管理在断指再植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4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自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断指再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血脉危险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其中在患者满意程度和血脉危象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流程管理引入到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可减少断指血脉危象发生,提高患者自护知识水平和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吕睫;营敏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0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保肾、血流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对器官功能的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焦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与通常法医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用随机分组对比法,将哮喘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各50例,实验组选用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医治,对比组选用通常法医治。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对比组总有效率84%,P <0.05。实验组医治效果优于对比组。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医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优于通常法医治。
作者:顾桂英;郭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住院骨科的下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我院2014年住院骨科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病情有明显好转,而且患者和家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我院骨科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下肢活动能力提升。此外,骨科医护人员在优质护理要求下去工作,服务态度良好,护理工作质量更高,所以优质护理值得在下肢骨折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彩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ity of lower extmity)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作者:逯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尿毒症晚期,血型为 O 型,RnD 阳性,2012年-2014年7月输血5次,共输血1200ml,O 型 RnD 阴性血。
作者:全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依靠数字化平台,不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我国社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患者看医生交付费用时,采用"一卡通"制度,这样不仅使病人看病更加方便而且对医生的考核及对医院的成本计算更加高效。我国社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经营决策能力,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本文就社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和发展策略进行简略叙述。
作者:盛云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环境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74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受环境影响分为2组,对照组200例(金属因素、农药、有机物质、温度影响各自50例),观察组174例(正常人群),取其精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精子浓度为(58.15±40.21),高于观察组受金属元素影响(50.14±37.15)、农药影响(52.10±38.41)、有机物影响(51.25±37.24)、温度影响(52.01±38.00);对照组精子活性为(22.31±2.34),优于观察组受金属因素影响(19.42±2.10)、农药影响(20.14±2.31)、有机物影响(19.87±2.20)、温度影响(20.30±2.42)。结论: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男性精子存活率相对较低,未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精子质量明显较好,因此临床上应针对环境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做相应措施与研究。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内分泌、遗传、身体、家庭、社会因素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改变。患者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作者:薛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脑血栓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能够促进脑血栓病人的病情转归,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 TACE 联合 RFA 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共有43例经治疗肿瘤完全坏死,占比71.7%,肿瘤部分坏死患者17例,占比28.3%,低于对照组85.0%肿瘤完全坏死率以及15.0%的肿瘤部分坏死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 AFP 转阴率达到86.7%,高于对照组转阴率68.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 联合 RFA 以及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原发性肝癌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较于单纯性使用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梅;崔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两种治疗方法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红光照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2.5±1.3)天,伤口愈合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6.2±0.8天),伤口愈合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红光照射方法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应得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芹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观察组患者中,91例疼痛完全缓解,8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9%;100例对照组中,72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